回覆列表
-
1 # 浩墨香教育
-
2 # 東愛雨小公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就開始了原民辦教師的清退工作,各地根據國家的政策,將大多數的原民辦教師進行了辭退。在辭退過程中,對於符合條件的原民辦教師進行了統一考核,合格後轉為正式在編的公辦教師,對於未能達到條件的原民辦教師進行了辭退。
1997年國家釋出《關於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通知》(國辦發[1997]32號),要求各地按照“關、轉、招、辭、退”的方針,對原民辦教師逐步進行了清退,爭取2000年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雖然國家對原民辦教師進行了辭退,但在1997年的檔案中要求各地根據辭退人員的教齡等情況給予一次性的生活補貼。
在給予辭退原民辦教師一次性生活補貼的要求兌現之後,從2009年之後,國家教育部門又下發系列檔案,要求各地儘快解決原民辦教師的養老待遇問題,也稱之為教齡補貼。在具體的補償方面,各地因為財政收入狀況不同,制定的具體標準也是不同的。在補償時,按照每年教齡給予幾元到幾十元的補貼。以山東為例,按照每年教齡20元給予原民辦教師補償了教齡補貼。
當然,也有些地方沒有按照教齡補貼的方式發放,而是採用了將原民辦教師的養老待遇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以個人和政府共同分擔的方式,為原民辦教師購買了養老保險。以此種方式解決原民辦教師待遇的地區,在原民辦教師退休之後獲得的退休金相對會更高一些。
綜合來講,目前原民辦教師的教齡補貼已經得到基本解決,絕大多數省份都已經解決,也許有個別縣區因為自身財政狀況不允許,而遲遲沒能解決,在當前全國都在著力解決原民辦教師教齡補貼問題的背景下,很快就會實現全覆蓋的。
關於民辦教師的解決,可能各省份的具體政策不一樣的。這個只能依據本地方的解決情況回答。
就我們這個地方來看,大致有這樣三種措施解決的。
一是因為獲得榮譽稱號而直接轉為公辦教師的。這是極少數的人,他們因為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而獲得過市級或省級榮譽稱號,同時,工作時間也是比較長的,這樣,他們就按照政策規定直接轉為公辦教師了。二是透過參加中高考升入中等師範學校或高專學校,成為一名公辦教師,畢業後又回到學校。這是轉為公辦教師的主要途徑,大部分人都是透過這一途徑轉為公辦教師的。他們有的是有著年齡優勢,有的是考了多年,積累了經驗,最後,總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這也是比較幸運的。
三是根據有關政策規定,被辭退離開教師崗位,回到家鄉務農。這一部分是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師資力量基本解決了,他們一般都是年齡較大,參加招考不再有什麼優勢,根據政策規定,他們又不能繼續留在學校教書,這樣,他們只好離開教學崗位,其實,這些沒有轉正的民師是最讓人同情的,他們一樣做出了貢獻,把青春獻給教育事業,把汗水灑在了三尺講臺,我們現在討論話題最多的就是這部分老民師,因此,他們應該給予合理補助,提高他們的待遇,解決補助標準偏低的問題,讓他們安度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