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是夏季人們常食的蔬菜,《本草綱目》記載,絲瓜性寒味甘,能除熱利腸、去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活血脈、下乳汁,可治療鼻竇炎、咳嗽、水腫、大小便帶血、奶水不通、腳溼氣、斑禿等疾病。
據研究,絲瓜中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鈣、磷、鉀、鐵及皂甙、木聚糖等物質,是一種藥用價值及營養價值均很高的蔬菜,其藥用方法有:
1、治鼻竇炎。乾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末。每次服6克,於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衝下,連服8天。
2、治咽喉炎。嫩絲瓜洗淨搗爛擠汁,加入適量冰糖。每次1匙,每天3次。
3、治風寒咳嗽。絲瓜子焙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4、治過敏性哮喘。絲瓜藤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5、治奶水不足。絲瓜60克,豬蹄1個,燉熟後當菜吃,每天2次。
6、治菌痢。絲瓜根、莖、葉均可,洗淨後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7、治痔瘡引起大便帶血。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天2次。
8、治腎水腫。絲瓜絡30克、向日葵花盤30克,水煎服,每天1次。
9、治神經痛。把絲瓜水溫熱後飲下,用量根據症狀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葉莖搗爛擠汁塗抹患部,也有療效。
10、治面板癤腫。鮮絲瓜1個,獨蒜1個,搗爛後敷在患處,然後再用紗布包紮,每天換藥1次。
11、治腳癬。將乾絲瓜絡擠上蒜汁墊在鞋裡,可收斂腳汗,抑制癬菌生長,對腳癬有較好的療效。
12、治斑禿。老絲瓜切片,用力擦拭沒頭髮的部位,直到局部發熱為止,每天2~3次。
13、美容。絲瓜水含有蛋白質和果膠等有效藥用成分,每晚洗淨臉後可用絲瓜水搽擦或將絲瓜切成薄片貼在面部。
14、治痱子。鮮絲瓜葉搗爛加冰片少許,用紗布包住,輕輕地塗搽患部,每天3~4次。
15、治蕁麻疹。鮮絲瓜葉1把,搗爛擠汁,加入少許冰片,塗抹患部。
16、治腳汗過多。將老絲瓜燒成碳,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穿上,連穿半月。
17、治手足凍瘡。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拌在雞油裡,塗搽凍瘡,每天2次
絲瓜是夏季人們常食的蔬菜,《本草綱目》記載,絲瓜性寒味甘,能除熱利腸、去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活血脈、下乳汁,可治療鼻竇炎、咳嗽、水腫、大小便帶血、奶水不通、腳溼氣、斑禿等疾病。
據研究,絲瓜中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鈣、磷、鉀、鐵及皂甙、木聚糖等物質,是一種藥用價值及營養價值均很高的蔬菜,其藥用方法有:
1、治鼻竇炎。乾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末。每次服6克,於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衝下,連服8天。
2、治咽喉炎。嫩絲瓜洗淨搗爛擠汁,加入適量冰糖。每次1匙,每天3次。
3、治風寒咳嗽。絲瓜子焙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4、治過敏性哮喘。絲瓜藤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5、治奶水不足。絲瓜60克,豬蹄1個,燉熟後當菜吃,每天2次。
6、治菌痢。絲瓜根、莖、葉均可,洗淨後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7、治痔瘡引起大便帶血。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天2次。
8、治腎水腫。絲瓜絡30克、向日葵花盤30克,水煎服,每天1次。
9、治神經痛。把絲瓜水溫熱後飲下,用量根據症狀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葉莖搗爛擠汁塗抹患部,也有療效。
10、治面板癤腫。鮮絲瓜1個,獨蒜1個,搗爛後敷在患處,然後再用紗布包紮,每天換藥1次。
11、治腳癬。將乾絲瓜絡擠上蒜汁墊在鞋裡,可收斂腳汗,抑制癬菌生長,對腳癬有較好的療效。
12、治斑禿。老絲瓜切片,用力擦拭沒頭髮的部位,直到局部發熱為止,每天2~3次。
13、美容。絲瓜水含有蛋白質和果膠等有效藥用成分,每晚洗淨臉後可用絲瓜水搽擦或將絲瓜切成薄片貼在面部。
14、治痱子。鮮絲瓜葉搗爛加冰片少許,用紗布包住,輕輕地塗搽患部,每天3~4次。
15、治蕁麻疹。鮮絲瓜葉1把,搗爛擠汁,加入少許冰片,塗抹患部。
16、治腳汗過多。將老絲瓜燒成碳,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穿上,連穿半月。
17、治手足凍瘡。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拌在雞油裡,塗搽凍瘡,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