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到記憶中年味的同學應該有很多,因為這些記憶深處的感動,將一輩子留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小時候,不知道陽曆,只知道陰曆。到了十二月十五,過年的氣氛開始漸濃。如今,時代變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卻淡了,但是每當過年,以前那鮮活的記憶,濃濃的年味總是縈繞腦海,永遠賦予春節一股特別濃郁的甜蜜。
一、下班著急回家糊報紙
記憶中的年味是從糊報紙開始的,80後的同學一定看不懂,因為根本沒見過。那時候單位分的房子除了走道和窗戶兩邊是磚頭砌的牆,裡面各家各戶隔開的都是木板,住久了木板腐蝕斑駁,很不好看且單調;有些位置甚至出現裂縫,很容易被隔壁的老王窺探到在家的隱私,於是,舊報紙成了美化這些牆壁的最好材料。過年前用報紙糊牆,不僅讓牆面乾淨美觀了,而且一整牆的新聞,躺在床上就能讀到,也是一件樂事。牆糊好了,掛上全家福相框,貼上紅紅火火的年畫,和單位學校發的各種獎狀,乾乾淨淨,精神抖擻地過春節。
二、醃魚醃肉,一進入臘月就開始忙年
冬至一過,有條件的人家就開始醃魚醃肉,據說,“冬至”過後是醃製魚肉的最好時機,除更香更進味更好吃外,醃製品一年都不會壞。過小年前,大家都是一下班就往家趕,抓緊時間,架起燒柴火的鋼灶炒花生,炒瓜子,炒米泡,捏糖裹,炸翻饊,炸肉丸子,豆腐丸子,藕丸子,炸全魚,炸魚塊等,每天要忙到凌晨三點多才睡覺,睡不了幾個小時又連忙起來趕去上班。忙年是辛苦的,但心情是愉悅的。
三、臘月二十四打揚塵,福星多,災星少
武漢人的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打揚塵”,“塵”跟“陳”同音,也就是去舊迎新的意思。“揚塵早,春來早。福星多,災星少。”這是流行在當地的一句順口溜。臘月二十四清晨起來,家家戶戶便要“打揚塵”,將室內室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亮亮堂堂迎接新年。而且“打揚塵”越早越好,說是這樣春就來得早,可以避免災星。傳說灶王爺除夕夜將去往各家各戶檢查衛生,視察揚塵是否除盡,未打掃乾淨的人家,灶王爺來年將不會賦予他什麼好運氣。
四、老銚子煨藕湯,一戶煨湯一條巷子香
在武漢,尋常百姓人家之間的感情紐帶,似乎和藕湯聯絡在一起,尤其在過年時。過年期間武漢人都用祖傳老銚子煨湯,煨好後都會盛一大碗給街坊鄰居嚐嚐,在鄰居誇讚“手藝好、藕粉、湯濃之際,即拉攏了鄰里間的感情,也溫暖芳香了整個小巷。而現代人過年的方式多元化了,武漢年輕人更將年夜飯搬到了餐館裡,在流水線式操作的菜品中,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守在鍋灶旁邊那種欣喜,總感覺年味也是越來越淡,原來的那種溫情似乎也難以尋找。
父母安康,回家就好!年味不過是對流逝的時光緬懷,武漢年味的根就在尋常巷陌中,這裡有說不盡的故事,理不完的回憶。武漢人的春節,猶如高掛在屋簷下的大紅燈籠,以其獨特的光芒映襯著老武漢人的生活,這樣的光芒,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更是光明而溫暖。
想回到記憶中年味的同學應該有很多,因為這些記憶深處的感動,將一輩子留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小時候,不知道陽曆,只知道陰曆。到了十二月十五,過年的氣氛開始漸濃。如今,時代變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卻淡了,但是每當過年,以前那鮮活的記憶,濃濃的年味總是縈繞腦海,永遠賦予春節一股特別濃郁的甜蜜。
一、下班著急回家糊報紙
記憶中的年味是從糊報紙開始的,80後的同學一定看不懂,因為根本沒見過。那時候單位分的房子除了走道和窗戶兩邊是磚頭砌的牆,裡面各家各戶隔開的都是木板,住久了木板腐蝕斑駁,很不好看且單調;有些位置甚至出現裂縫,很容易被隔壁的老王窺探到在家的隱私,於是,舊報紙成了美化這些牆壁的最好材料。過年前用報紙糊牆,不僅讓牆面乾淨美觀了,而且一整牆的新聞,躺在床上就能讀到,也是一件樂事。牆糊好了,掛上全家福相框,貼上紅紅火火的年畫,和單位學校發的各種獎狀,乾乾淨淨,精神抖擻地過春節。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這是拉仇恨呀!二、醃魚醃肉,一進入臘月就開始忙年
冬至一過,有條件的人家就開始醃魚醃肉,據說,“冬至”過後是醃製魚肉的最好時機,除更香更進味更好吃外,醃製品一年都不會壞。過小年前,大家都是一下班就往家趕,抓緊時間,架起燒柴火的鋼灶炒花生,炒瓜子,炒米泡,捏糖裹,炸翻饊,炸肉丸子,豆腐丸子,藕丸子,炸全魚,炸魚塊等,每天要忙到凌晨三點多才睡覺,睡不了幾個小時又連忙起來趕去上班。忙年是辛苦的,但心情是愉悅的。
三、臘月二十四打揚塵,福星多,災星少
武漢人的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打揚塵”,“塵”跟“陳”同音,也就是去舊迎新的意思。“揚塵早,春來早。福星多,災星少。”這是流行在當地的一句順口溜。臘月二十四清晨起來,家家戶戶便要“打揚塵”,將室內室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亮亮堂堂迎接新年。而且“打揚塵”越早越好,說是這樣春就來得早,可以避免災星。傳說灶王爺除夕夜將去往各家各戶檢查衛生,視察揚塵是否除盡,未打掃乾淨的人家,灶王爺來年將不會賦予他什麼好運氣。
四、老銚子煨藕湯,一戶煨湯一條巷子香
在武漢,尋常百姓人家之間的感情紐帶,似乎和藕湯聯絡在一起,尤其在過年時。過年期間武漢人都用祖傳老銚子煨湯,煨好後都會盛一大碗給街坊鄰居嚐嚐,在鄰居誇讚“手藝好、藕粉、湯濃之際,即拉攏了鄰里間的感情,也溫暖芳香了整個小巷。而現代人過年的方式多元化了,武漢年輕人更將年夜飯搬到了餐館裡,在流水線式操作的菜品中,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守在鍋灶旁邊那種欣喜,總感覺年味也是越來越淡,原來的那種溫情似乎也難以尋找。
父母安康,回家就好!年味不過是對流逝的時光緬懷,武漢年味的根就在尋常巷陌中,這裡有說不盡的故事,理不完的回憶。武漢人的春節,猶如高掛在屋簷下的大紅燈籠,以其獨特的光芒映襯著老武漢人的生活,這樣的光芒,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更是光明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