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銳度何老師
-
2 # 鍋巴105889006
1:因為賽達姆沒有真正力挺他的大國強有力的支援,周邊國家關係也沒搞好,人民被西方國家騙的對賽達姆持反對態度。2:伊拉克沒有核武器,沒有先進的導彈,像北韓那樣有核武,有發射核彈的導彈,老美及西方國家就不敢打他,再加上背後有大國支援,老美沒一點辦法。3如果伊拉克有核武,有導彈,人民再和賽達姆一條心,再和伊朗抱團,老美照樣沒辦法。
-
3 # 精英出鞘
薩達姆對戰爭形態的落後認識,使其在海灣地區輸得很徹底。
大家都知道,海灣戰爭是美軍完成軍事技術革新後,所打的第一場資訊電子化戰爭,相比於伊拉克軍隊依然熟稔的陣地戰、導彈戰、空襲戰,不知高了幾個檔次,將後者擊敗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這裡就具體分析一下,薩達姆到底在哪些方面輸給了美國,才讓其士兵在海灣地區抱頭鼠竄。
第一點,電子戰方面。當時伊拉克軍隊對於電子作戰的認識比較模糊,即便有早十多年的貝卡谷空戰作參考,他們沒能在此之前大力發展本國的電子反壓制技術(當然也受限於科學技術不先進),因而在戰爭爆發後,美軍的電子戰飛機率先入場,就癱瘓了其雷達網,隨後各種戰鬥機、攻擊機從其防空網一擁而入,整個戰場制空權就被美國所領導的聯軍部隊牢牢掌控。
第二點,地面戰方面。沒了天空的掩護,敵機在頭頂上肆意呼嘯,伊拉克陸軍的老舊坦克在美軍攻擊機、直升機面前猶如擺著的標靶,經常是集體出現,然後被集體消滅,這一點則是出於戰術思想的落後,明知對手在空中作戰已經佔據優勢,大規模的裝甲叢集出現顯然是送上門的戰果。當然,也有可能是通訊已經中斷,後方指揮部已無法通知前線軍隊分散撤離。
第三點,戰略層面。薩達姆從一開始錯誤估計了國際社會干預海灣局勢的決心,也對自己的軍力抱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從兩伊戰爭中走來的伊拉克當時已經舉步維艱,龐大的軍隊只不過是擺在檯面上裝樣子,等到他們冒險地入侵卡達後,已經為自己的滅亡寫下了句號。
總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倒是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有點冒險一搏,結果搏了個大敗,十多年後就被美軍成功攻入了巴格達。
-
4 # 木春山談天下
時代不同了,戰爭的形態不同,結果就會有不同。
美軍打越南的時候,哪有後來打薩達姆時期的高精尖武器啊!所以,後來當薩達姆的軍隊還用AK47的時候,美軍的M16都更新換代好幾次了。
更重要的是,戰術打法上也和越南戰爭完全不同。
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軍先用電子戰或者隱形戰機乃至精確制導炸彈對伊拉克的防控體系狂轟濫炸了幾十天,基本上讓薩達姆的空軍喪失了戰鬥力。之後美軍大兵進入,伊拉克的軍心早已經損失大半了。再加上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要遠比薩達姆的部隊更優秀,他能打到你,你打不到他,這仗還怎麼打?
最終幾個月下來,美軍只有不到100人陣亡,而薩達姆的軍隊損失了1萬多士兵。所以本質上,薩達姆誤判了形勢,以為美軍還是會用越南戰爭的打法,成批地把大部隊開進來主力在陣地戰呢。
同時薩達姆也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對現代化作戰條件下的武器裝備缺乏應該的認識。
在伊拉克的軍隊和美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有代際差的背景下,沒能儘快更新換代或者進行軍事培訓,而過度以來所謂的大兵團作戰,顯然很容易被失去制空權而導致的整體戰略漏洞而潰敗。
其實薩達姆的軍事力量在兩伊戰爭後已經有了很大衰減,一直沒恢復,而美軍則一直處於加強軍備的上升期。再加上薩達姆不思悔改,打了伊朗之後又入侵科威特,遭到了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打擊,之後伊拉克被限制、被禁運、被封鎖,讓伊拉克軍隊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背景下,薩達姆能繼續維持政權都不容易了。
軍心和民心其實也早就不能和越南戰爭時,北越軍隊相提並論。在戰爭開始前,就有很多軍隊高官叛逃,這就說明他的統治崩潰只差最後一根稻草,顯然經不住美國的沉重打擊。
另外越南當年抗美,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而薩達姆呢?
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給他公開的支援軍事裝備。
他自己的實力不行,又沒人幫他,軍官還叛逃,國家被長期封鎖導致老百姓對他也不滿,他怎麼能讓伊拉克變成越南?
因此戰爭開始幾個月後薩達姆就被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回覆列表
薩達姆打仗沒看黃曆,正好趕上美軍裝備轉型、躍進時期,給人家當了檢驗技術的小白鼠。
海灣戰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在美軍的戰爭機器面前,伊拉克軍隊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動的捱打。伊軍先是被F117隱身戰機、鐳射制導炸彈、戰斧式巡航導彈......這些武器轟炸了41天。
開戰之前,伊軍舉著AK47對著鏡頭喊,要跟美軍決一死戰。結果真打起來,根本看不見敵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友軍不停的被炸上天,不知道炸彈啥時候會落到自己頭上。美軍就沒給伊軍同歸於盡、決一死戰的機會。
陸戰中,有案例是伊軍坦克部隊向美軍坦克部隊發起衝鋒,由於美軍坦克觀瞄系統更先進,看的更遠,打的更準,美軍是倒著車跟伊軍打,始終保持在伊軍坦克主炮的射程之外,然後開炮挨個點名。伊軍精銳的坦克部隊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殲滅了。
估計海灣戰爭時期的伊軍和二戰時期,拿馬刀砍坦克的波蘭軍隊心情是一樣的:無力感。
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我們常說的:代差。武器、軍隊出現了代差,這個戰爭肯定就會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海灣戰爭之前的越南戰爭,美越兩軍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有,但沒有代差。武器上的差距,要比伊軍和美軍的差距小很多。
越戰中,美軍天上有B52轟炸機,有F4鬼怪戰鬥機。
但越軍也有米格21戰機和薩姆2地空導彈,這是同時代的裝備,雖然是美軍佔上風,越軍的反抗也是很激烈,再加上中國援助的高炮部隊......美軍戰後自己的統計,被擊落的戰機是8588架。損失還是很慘重的。
在地面,美國大兵早期拿的是M14自動步槍,後來換成M16小口徑步槍,而越軍拿的是AK47。輕武器上,到底是M16強還是AK47狠,現在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歸是不相上下。最早,美軍拿著蠢笨的M14,在叢林裡,和AK47比,還是越軍佔便宜,這應該沒有爭議。
其他方面,火炮、火箭炮、迫擊炮、坦克......越軍也不比美軍次。
越軍打美軍,看見A4攻擊機俯衝的時候,好歹能端起步槍擼它一梭子。到了伊軍,就變成F117隱身機了,根本看不見。
越戰,美軍端著M16,越軍端著AK互相對射。到了海灣戰爭,AK還是那個AK,但M16已經加上了夜視儀、紅點瞄準鏡。在地面作戰中,有美軍特種部隊在跟伊軍步兵對射,依然是打靶式的虐殺。
越戰,美軍死了5.8萬人,南越死了13萬人,加上其他國家的,總共死了將近20萬人。北越總共戰死110萬。大約是5.5:1的交換律。越軍死5.5個人,才能打死1名敵軍,咬咬牙,這也能堅持。海灣戰爭,伊軍被打死2萬人,8萬多人被俘。總計損失10萬大軍。而美軍只陣亡了100多人,在這100多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自己人誤殺。真正死於伊軍火力的是不足100人。而且這不到100人的陣亡絕大多數也是最後地面戰時期發生的,如果美軍繼續進行空襲,伊軍的損失也會繼續擴大。伊軍和美軍的交換律要高於1000比1。
越戰,有強弱沒代差,5.5個人換1個敵軍,這時候,意志和骨氣能起到作用,就能把戰爭堅持到勝利。當像伊軍這樣,有了代差,1000個人才能換1名美軍,意志和骨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根本沒辦法堅持。
對於美軍而言,打死5.5個越軍,自己死1個人,這叫陣亡。但消滅1000個伊軍,自己死一個人,這叫陣亡還是叫事故,就分不太清了。1:1000是一個接近於忽略不計的損失。當然,在宣傳上,他肯定不能這麼說,他得說每一個犧牲都讓人痛心。
所以,看見馬雲都得叫爸爸,這不丟人,就這麼沒骨氣,沒辦法,因為有代差。兜裡揣5塊錢,談鐵骨錚錚,沒意義。最起碼你得自己兜裡先有1千萬,然後在馬雲面前再表現的不卑不亢,這樣的骨氣才有價值。
在裝備上道理也是一樣,差距不是特別大,越軍的意志就是能解決問題,有價值的重要因素。等到有了代差,伊軍的意志就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價值的空洞口號。
越戰,美軍雖然在裝備上佔優勢,但也不是太大。撤出越南以後,美軍陷入了長期的低調冷漠期,名聲很不好。但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搞出了大量的新式裝備,新的軍事思想,等到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認為自己比越南還要強一些,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已經不是那個月亮了......伊軍和越軍,實力近似。但跟伊軍打的美軍和跟越軍打的美軍比,已經升級了整整一個時代。
當然,伊拉克之所以沒成為越南,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很複雜,在這特意挑一塊不顯眼的地方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