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孩子是來報恩的是指這個孩子從小懂事聰明能幹,長大後又孝順。
說孩子是來報仇的,一般是指孩子要麼體弱多病拖垮父母一生,要麼桀驁不馴,到處惹事生非吧。
生不生孩子,確實是父母決定的,但生出來孩子的性格能力是怎麼樣的,父母從生理和心理上確實有影響,但都不是充分條件。比如說同一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性格都各不一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現在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給出了各種研究和指導,我覺得還並沒有放之四海而批准的科學道理吧!專家的話,更要小心聽。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家案例,說孩子應該怎麼怎麼養,並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結果若干年後,孩子要麼瘋了要麼犯罪了,反正都出問題了。再說古代皇帝,最好的基因加上最好的教育,孩子呢,一般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不管怎麼樣,生下來了即使是腦癱兒,也得接著,即使知道付出一生努力(時間、金錢和好心情),他也永遠只能如雛兒一般,不會穿衣不會自己吃飯,大小便也要伺候,那又能怎樣,還是得好好養著。這種一生無法掙脫的無力感,只能讓這些不幸的父母們按“報仇一說”來安慰自己吧。
父母生孩子,沒有報仇一說,但父母之於孩子,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活著就為了孩子,為孩子可以犧牲一切,成為孩子物質上的奴隸,做牛做馬,任打任罵,奉獻了一切,又老無所依。
第二個極端是: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物,好的呢,自己不事生產卻逼迫孩子供養他們,這個在《格林童話》和《苔絲》中都有專門的刻畫,中國有好多,外國也有很多。最差的呢,就是對孩子隨意打罵,認為打死孩子也是合法的,有的人就這麼幹了。還有一種中間型的,自己一生不如意總想著讓孩子替他圓夢爭面子,把孩子當成了實現虛榮的工具,天天逼迫孩子讀書,為了達成效果甚至自己啥都不幹,陪讀,到了大學也要陪讀。前面兩個極端比較好辨認,一經發現,萬夫所指;最痛苦的,是中間型的,這種“以愛為名”、“以聖母式奉獻”、“以清教徒式的長期苦修”的痛苦,無法訴說,試探著說出來,可能周邊的人都會罵你“不懂事、不懂你媽媽的辛苦”。這一種就真的考驗孩子自己的心理能力了,要麼強大到主導自己的生活不管周邊人的議論,要麼逃離,當然有些人可憐的孩子就此廢掉了,畢竟考上清華北大不是人生的終點,它只是課堂學習和應試教育的終點,它更是社會大學的起點。如果是終點,我們的大企業家、大藝術家、大科學家、政府高官等等不都應該是清北的嗎?
正常的親子關係肯定不是如上所述,那是所有孩子都向往的幸福、歡樂、充實、自由。
國家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來保護未成年人,畢竟孩子是一國之未來,所以如果你有受到非法的待遇,可以訴諸法律。
所以,碰上了以上的“惡”父母,如果他們犯法了,有政府幫助你;如果他們沒有犯法只是道德上精神上的控制,那你做為具有無限潛力的人,你是有辦法應對的,就看看你自己真地想不想了。可以反判,可以反制,所以這種關係,同父母之於孩子完全不同,不能用同樣的說法。
說孩子是來報恩的是指這個孩子從小懂事聰明能幹,長大後又孝順。
說孩子是來報仇的,一般是指孩子要麼體弱多病拖垮父母一生,要麼桀驁不馴,到處惹事生非吧。
生不生孩子,確實是父母決定的,但生出來孩子的性格能力是怎麼樣的,父母從生理和心理上確實有影響,但都不是充分條件。比如說同一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性格都各不一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現在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給出了各種研究和指導,我覺得還並沒有放之四海而批准的科學道理吧!專家的話,更要小心聽。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家案例,說孩子應該怎麼怎麼養,並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結果若干年後,孩子要麼瘋了要麼犯罪了,反正都出問題了。再說古代皇帝,最好的基因加上最好的教育,孩子呢,一般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不管怎麼樣,生下來了即使是腦癱兒,也得接著,即使知道付出一生努力(時間、金錢和好心情),他也永遠只能如雛兒一般,不會穿衣不會自己吃飯,大小便也要伺候,那又能怎樣,還是得好好養著。這種一生無法掙脫的無力感,只能讓這些不幸的父母們按“報仇一說”來安慰自己吧。
父母生孩子,沒有報仇一說,但父母之於孩子,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活著就為了孩子,為孩子可以犧牲一切,成為孩子物質上的奴隸,做牛做馬,任打任罵,奉獻了一切,又老無所依。
第二個極端是: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物,好的呢,自己不事生產卻逼迫孩子供養他們,這個在《格林童話》和《苔絲》中都有專門的刻畫,中國有好多,外國也有很多。最差的呢,就是對孩子隨意打罵,認為打死孩子也是合法的,有的人就這麼幹了。還有一種中間型的,自己一生不如意總想著讓孩子替他圓夢爭面子,把孩子當成了實現虛榮的工具,天天逼迫孩子讀書,為了達成效果甚至自己啥都不幹,陪讀,到了大學也要陪讀。前面兩個極端比較好辨認,一經發現,萬夫所指;最痛苦的,是中間型的,這種“以愛為名”、“以聖母式奉獻”、“以清教徒式的長期苦修”的痛苦,無法訴說,試探著說出來,可能周邊的人都會罵你“不懂事、不懂你媽媽的辛苦”。這一種就真的考驗孩子自己的心理能力了,要麼強大到主導自己的生活不管周邊人的議論,要麼逃離,當然有些人可憐的孩子就此廢掉了,畢竟考上清華北大不是人生的終點,它只是課堂學習和應試教育的終點,它更是社會大學的起點。如果是終點,我們的大企業家、大藝術家、大科學家、政府高官等等不都應該是清北的嗎?
正常的親子關係肯定不是如上所述,那是所有孩子都向往的幸福、歡樂、充實、自由。
國家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來保護未成年人,畢竟孩子是一國之未來,所以如果你有受到非法的待遇,可以訴諸法律。
所以,碰上了以上的“惡”父母,如果他們犯法了,有政府幫助你;如果他們沒有犯法只是道德上精神上的控制,那你做為具有無限潛力的人,你是有辦法應對的,就看看你自己真地想不想了。可以反判,可以反制,所以這種關係,同父母之於孩子完全不同,不能用同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