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69260788749

    進入秋天,北方多數樹木的葉子就會逐漸變黃變幹,然後從樹上落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樹木對低溫、乾旱環境的一種適應。 北方的秋季,空氣乾燥,植物體內的水分透過葉表面的氣孔大量蒸發,但隨著降水的減少,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隨之減少,上述原因使得水分供不應求,滿足不了樹木生長的需要。如果這樣下去,樹木就會因為大量失水而枯死,透過落葉則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安全度過寒冷乾燥的秋冬季節。當然植物不會主動地想"為了留住水分而拋棄樹葉”,這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透過自然選擇的結果。 那麼葉子是怎樣從樹上脫落的呢? 到了秋天,落葉植物的葉片經秋風一吹,便會落葉紛飛,甚至無風亦會自動飄落,這是由於在葉柄和樹枝相連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斷裂面,稱之為離層。這一結構的形成依賴於植物體內的一種激素——脫落酸。一般來說,乾旱、寒冷、高溫、水澇等不利境都能使植物體內脫落酸迅速增加,於是在葉柄和莖的連線處形成了離層,離層的出現使葉子中斷了水分的供應,加上氣溫低,葉綠素遭到破壞,而葉黃素的顏色顯現出來,於是,樹葉便由綠變黃而脫落。

  • 2 # 使用者4522173778936

    我們知道,綠葉的主要用途是吸收太Sunny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以及蒸騰水分。蒸騰水分可以使樹木在熾熱的Sunny下不致於被灼傷。通常是氣溫越高,樹木水分蒸騰得越多。一到秋冬季節,雨水稀少,空氣乾燥,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隨之減少,滿足不了樹木生長的需要。再加上太Sunny斜射北半球,日照時數一天天縮短,它提示樹木冬季就要來臨。此時樹葉中就會產生一種激素——脫落酸。當葉片中的脫落酸輸送到葉柄的基部時,在葉柄基部會形成一層非常小而細胞壁又很薄的薄壁細胞(科學家稱這種薄壁細胞為離層),離層的形成會使水分不能再正常輸送到葉子裡。在脫落酸的作用下,離層周圍會形成一個自然的斷裂面。葉子由於得不到水分的正常補充,會逐漸乾枯,自然斷裂面越來越明顯,經秋風一吹,便會落葉紛飛,甚至無風亦會自動飄零落下。秋天樹木落葉能降低水分蒸騰和減少養料的消耗,讓樹木能安全度過寒冷乾燥的冬季。

    葉片裡脫落酸的產生主要跟日照長短有關。秋分後,日照時間逐日變短,樹木在接收到日照變短的資訊後,葉片就開始積累脫落酸,當達到一定濃度時,葉片便會自動脫落。由於各種樹木對日照長短變化的敏感度和水分需求的不同,所以落葉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即使同一種樹木,若所處的環境不同,其落葉時間也不會一樣。因而人們常發現在瑟瑟秋風中,大多數樹木的葉子已落盡,唯有靠近路燈的樹上依然有樹葉迎風傲立,這是因為路燈的照射彌補了自然日照縮短而造成的結果。所以,園藝上常用人工延長光照時間的方法來延緩花木早衰與落葉。而松樹、柏樹等常綠樹木,因其葉片上有蠟質層保護,葉面又比較窄小,所以常青不落,經冬不凋。

    落葉樹在秋季短時日照影響 下,激發脫落酸作用,離層細胞迅速成熟,使樹木開始落葉,有利於樹木休眠過冬。PS:複製的 請原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孝順父母要講條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