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國148835600
-
2 # 冀之筆
我們為農業大國,過去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十億人口八億農民,所以農業耕種模式的變遷,從某種程度上記錄和見證了我們國家農業的發展!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基本上見證了聯產承包以後的耕種模式的變遷!
記得一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家家戶戶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自留地和責任田,那種對土地的熱愛是溢於言表的,那種對土地的投入也是空前絕後的!這時的耕種模式還是半牲畜化和半人工化,尤其是北方農村限於每家每戶分散經營的地塊,那種粗笨大型的機械化耕作是無法施展的!這樣有些作物(比如穀類黍類豆類作物)從耕到種基本上是靠畜力完成,部分作物比如玉米、薯類作物是依賴人工播種的!模式還是沿襲大集體時代的種植模式。所不同的是各種籽種、農資市場的雨後春筍般的崛起,各種農業生產資料應有盡有,從籽種化肥農藥到各種水泵管帶地膜等基本上是配套的,這是第一個階段!
後來的耕種模式慢慢悄悄發生著變化,農資市場上出現了半人工半機械化的小型播種農具,與此同時中小型農耕機械也充盈著市場什麼旋耕機已經出現,取代了畜力耕作,玉米播種機等小型農具也有了,這從某種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減輕了人們的勞動負擔,這可以算是第二階段!
再後來由於糧食價格的持續走低,傳統種植模式與農民日益高漲的創收熱情不成比例,農村農民單純種糧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於是積極引進大面積種植各類經濟作物,比如葡萄、果樹、蔬菜、藥材等,可以說是農業發展耕種模式的又一次變革,農民的收入也在逐年走高!
現如今單純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很少很少了,年輕力壯的都外出打工學了一技之長,家中的土承包給了那些以種地、養殖為生的種糧大戶經營,這時各種大型耕、種、收聯合作業的機械裝置已經派上了用場,那些不種地的農民他們的創收渠道和模式更多了!腰包更鼓了!
-
3 # 昕瑞生態
1、水稻收割用機械。
為什麼說只是水稻收割用機器?在當地農村,水稻育秧,水稻插秧都還是用傳統的方式,只是現在用了秧盆育秧,插秧變成了拋秧,勞動效率並沒有太大的提高只是人更輕鬆了一些。
現在最大的變化是傳統的打穀機收割水稻的方式,現在主要是水稻收割機進行收割,少數農民採用打穀機傳統的方式收割水稻,但這些稻田都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種植面積小機械不願意進去。這邊屬於丘陵地區,沒辦法像北方一樣使用大型的機械,而且插秧的方式都是用人工插秧目前還沒有人使用機械插秧。現在水稻田的犁田耙田,主要是用機械,也有少部分人用牛犁田耙田。
結語:傳統的方式種植,雖然勞動效率低,但是對於種植面積少,還是能完全應付過來的。
回覆列表
其實解放前後農民種地沒有啥差別、都是用牛、馬、驢拉坌子、一張坌子用五至七人、扶犁一人、點種一人、捋糞的二至三人以前種田㡳肥全是農家肥、拉簸梭(埋土)一人還有壓磙子一人、以前種地品種有高梁、穀子、大豆及小雜糧、從五八年增加了玉米、全是當地品種、從六幾年往後增加了雜交品種追肥用化肥、一直到分田到戶後種地逐年改善了方式、不用農家肥了、全部施化肥、全種雜交品種、近幾年種地全用微型機器、我們這的農民還是傳統的靠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