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嘉禾98
-
2 # 海佑講史
一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總體戰,交戰雙方把整個國家資源投入了戰爭。一開始,日本人不希望中國提升國際地位,一直阻撓中國參戰。到了1915、1916年,協約國已經損失了大量的軍隊,尤其是法國和英國,青壯年男子都已經參軍,國內極度缺乏勞動力。因此,看上了中國勞工。
當時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主政,以華工代替軍隊參加歐戰的建議,也是段祺瑞政府的秘書長梁士詒提出的。應該說,這個方案還是有眼光的,我們幫歐洲人相互廝殺,乾點體力活,戰爭後自然會有好處,順便解決了幾十萬壯勞力的就業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英法等國先後在山東、江蘇、直隸三地召募了14萬華工,原本計劃要召20萬人,因戰爭結束而沒有執行下去。華工主要被派往法國,也有一部分去了俄國。
華工負責挖戰壕、裝卸彈藥、修築公路橋樑等等,這些工作即使是在現代軍隊裡,也大部分是由軍隊自己完成的,華工實際上更接近於輔助部隊,而非僅僅是勞工。
勞務合同上規定華工是不上前線的,但很難做到這一點,許多華工死於德軍的炮火和轟炸。加上前線環境惡劣,每天十多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華工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即使是在趕往歐洲的路上,也有巨大的風險。1917年2月17日,543名華工因輪船被擊沉而喪命,整個一戰期間,總共有750名華工死於海上。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萬多華工死亡,2萬人受傷,14萬人到達歐洲,回來只有10萬。有數千華工在戰後留在了歐洲,娶當地女性為妻,慢慢形成了華人社群。還有一部分華工在俄國參加了十月革命,得到了列寧的稱讚。
一戰結束,華工最大的受益者法國總算還念著舊情,為中國爭取了一系列的利益。這裡麵包括有取消德國、奧匈帝國在中國的特權和9000多萬庚子賠款,就是八國聯軍那次的辛丑條約賠款。英美法等戰勝國的特權和庚子賠款當然不會停,這些是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徹底廢除的。
另外,德國還要向中國支付8400萬銀元的戰爭賠款,以及賠給中國的德國船隻之類,中國總共在巴黎和會上取得價值2.5億元現金的收益。
3萬多華工的死亡,換來8400萬元的銀元,是華人第一次拿到列強的賠款。但我們也應該看到,8400萬銀元約摺合2400萬金馬克,相當於一戰德國總賠款1320億金馬克的萬分之一多。協約國總共有500多萬士兵戰死,華工死亡數接近戰死士兵的百分之一。
中國拿到的賠款,是華工用性命換來的,我們不必對任何人感恩戴德。如果是與腐爛透頂的清政府相比,這樣的條款已經是清朝末年到民國以來最好的了。
巴黎和會不顧華人民的反對,把德國在青島的特權轉讓給日本,在西方列強眼裡,中國還是可以讓他們隨意處置的殖民地國家。從而引發“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幕,中國由此開始了全新的征途。
回覆列表
這是段祺瑞政府審時度勢後的決策。在戰爭後期,局勢已經趨於明朗,不失時機地加入強勢方,而且是僅以派出勞工的方式參戰,做到了風險儘可能地小,而可預期的收益卻很可觀。這對於戰後取得戰勝國資格,提升國際地位,拓展外交空間等等,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