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菌病:
1、症狀:細菌病害症狀主要有:①腐爛,由於細菌分泌的果膠酶的分解作用而使受害植物的根、莖、塊根、塊莖、果實、穗等肥厚多汁器官的細胞解離、組織崩潰腐爛,如白菜軟腐病。②壞死。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莖杆上,出現各種不同的斑點或枯焦,前者如棉花角斑病,後者如水稻白葉枯病。③萎蔫。因細菌寄生在維管束內堵塞導管或因細菌毒素而引起,如青枯病。④腫瘤。由於細菌刺激,使寄主細胞增生、組織膨大而形成,如癌腫病。⑤黃化矮縮。在木質部寄生的細菌使植株表現黃化、萎縮,如葡萄皮爾氏病、杏葉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2、侵染和傳播途徑:病原細菌可在種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殘體、土壤、糞肥、雜草寄主或昆蟲體內越冬或越夏,成為下一個生長季的初侵染源,多數細菌病害都能發生再侵染。一般高溫、多雨、潮溼天氣有利於細菌病害的發生。細菌透過寄主的傷口或氣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中侵入;田間主要透過雨水、灌溉流水、介體昆蟲或農事操作等傳播。颱風、暴雨等不良條件不但易使植物表面產生傷口,而且利於細菌的傳播及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誘發細菌病害流行。有些介體傳播細菌病害有一定的專化性,如玉米細菌性萎蔫病由玉米葉□(Chae-tocnema denticulata)傳播, 小麥蜜穗病由小麥粒線蟲(An□uina tritici)傳播。
植物真菌病:
1、症狀:常見有霜黴、白粉、白鏽、黑粉、鏽粉、煙黴、黑痣、黴狀物、磨菇狀物、棉絮狀物、顆粒狀物、繩索狀物、粘質粒和小黑點等。大的病徵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病徵的出現與寄主的品種、器官、部位、生育時期、外界環境有密切關係。如不少葉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後期才產生病徵,甚至在落葉上才形成小黑點;有的菌核病要在寄主某一特定部位才形成顆粒狀的菌核;銀葉病要在寄主的死亡部分才長出蘑菇狀的產孢結構;根腫病要在腫瘤很深的位置才能觀察到病原菌。許多真菌病害在環境條件不適宜時完全不表現病徵。真菌病害的症狀與病原真菌的分類有密切關係,如白絹病菌在許多不同作物上均造成症狀相似的白絹病,霜黴菌產生霜黴狀物,黑粉菌產生黑粉狀物等。
2、侵染和傳播途徑:真菌病害的侵染迴圈型別最多,許多病菌可形成特殊的組織或孢子越冬。在溫帶,土壤、帶病種子、病殘組織和果樹林木的病枝常是越冬場所;在熱帶和亞熱帶,不少病菌不越冬而越夏。冬季生長的寄主在侵染迴圈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有些病菌的分生孢子可越冬,有的病菌終年有危害性。大多數病菌的有性孢子在侵染迴圈中起初侵染作用,其無性孢子起不斷再侵染的作用。在熱帶、亞熱帶許多病菌不產生有性階段,只以無性階段完成其生活史和侵染迴圈。田間主要透過氣流、水流傳播;此外,風、雨、昆蟲也可傳播真菌病害。但傳播真菌病害的昆蟲屬種與病原真菌屬種間絕大多數沒有特定關係。真菌的菌絲片段可發育成菌株。真菌可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有時導致某些寄生性弱的細菌再侵入,或與其他病原物進行復合侵染,使病症加重
細菌病害沒有病症,只有壞死、畸形等病狀;真菌病害除了病狀之外還有病症,例如病斑上有粉狀物、鏽狀物、點粒狀物、黴狀物等
植物細菌病:
1、症狀:細菌病害症狀主要有:①腐爛,由於細菌分泌的果膠酶的分解作用而使受害植物的根、莖、塊根、塊莖、果實、穗等肥厚多汁器官的細胞解離、組織崩潰腐爛,如白菜軟腐病。②壞死。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莖杆上,出現各種不同的斑點或枯焦,前者如棉花角斑病,後者如水稻白葉枯病。③萎蔫。因細菌寄生在維管束內堵塞導管或因細菌毒素而引起,如青枯病。④腫瘤。由於細菌刺激,使寄主細胞增生、組織膨大而形成,如癌腫病。⑤黃化矮縮。在木質部寄生的細菌使植株表現黃化、萎縮,如葡萄皮爾氏病、杏葉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2、侵染和傳播途徑:病原細菌可在種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殘體、土壤、糞肥、雜草寄主或昆蟲體內越冬或越夏,成為下一個生長季的初侵染源,多數細菌病害都能發生再侵染。一般高溫、多雨、潮溼天氣有利於細菌病害的發生。細菌透過寄主的傷口或氣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中侵入;田間主要透過雨水、灌溉流水、介體昆蟲或農事操作等傳播。颱風、暴雨等不良條件不但易使植物表面產生傷口,而且利於細菌的傳播及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誘發細菌病害流行。有些介體傳播細菌病害有一定的專化性,如玉米細菌性萎蔫病由玉米葉□(Chae-tocnema denticulata)傳播, 小麥蜜穗病由小麥粒線蟲(An□uina tritici)傳播。
植物真菌病:
1、症狀:常見有霜黴、白粉、白鏽、黑粉、鏽粉、煙黴、黑痣、黴狀物、磨菇狀物、棉絮狀物、顆粒狀物、繩索狀物、粘質粒和小黑點等。大的病徵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病徵的出現與寄主的品種、器官、部位、生育時期、外界環境有密切關係。如不少葉斑病菌一般在寄主生育後期才產生病徵,甚至在落葉上才形成小黑點;有的菌核病要在寄主某一特定部位才形成顆粒狀的菌核;銀葉病要在寄主的死亡部分才長出蘑菇狀的產孢結構;根腫病要在腫瘤很深的位置才能觀察到病原菌。許多真菌病害在環境條件不適宜時完全不表現病徵。真菌病害的症狀與病原真菌的分類有密切關係,如白絹病菌在許多不同作物上均造成症狀相似的白絹病,霜黴菌產生霜黴狀物,黑粉菌產生黑粉狀物等。
2、侵染和傳播途徑:真菌病害的侵染迴圈型別最多,許多病菌可形成特殊的組織或孢子越冬。在溫帶,土壤、帶病種子、病殘組織和果樹林木的病枝常是越冬場所;在熱帶和亞熱帶,不少病菌不越冬而越夏。冬季生長的寄主在侵染迴圈中往往起重要作用,有些病菌的分生孢子可越冬,有的病菌終年有危害性。大多數病菌的有性孢子在侵染迴圈中起初侵染作用,其無性孢子起不斷再侵染的作用。在熱帶、亞熱帶許多病菌不產生有性階段,只以無性階段完成其生活史和侵染迴圈。田間主要透過氣流、水流傳播;此外,風、雨、昆蟲也可傳播真菌病害。但傳播真菌病害的昆蟲屬種與病原真菌屬種間絕大多數沒有特定關係。真菌的菌絲片段可發育成菌株。真菌可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有時導致某些寄生性弱的細菌再侵入,或與其他病原物進行復合侵染,使病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