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龍騰
-
2 # 歷史軍魂
北宋實行過“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慶曆新政要求加強邊防。
王安石變法軍事方面的內容為:
1、實行保甲法。鄉村以10家為保、50家為大保、10大保為都保。平時接受軍事訓練,平時負責保內治安,戰時與禁軍合用。
2、保馬法。北宋政府將牧馬監養馬改為保甲民戶養馬。
3、實行將兵法。在淘汰老弱的基礎上,在戰略要地上設定固定的將領,每位將領有固定計程車兵,禁軍的駐地也相對固定,同時選派有經驗的將領統領和訓練,從而提高禁軍的戰鬥力。
4、設立軍器監。
北宋經過這兩次改革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軍隊的戰鬥力也有所提高。因此,說宋朝經過改革之後對外作戰屢敗屢戰是不對的。比如在與西夏作戰的過程中宋軍還是取得一定勝利的。如果真是屢戰屢敗的話,北宋早就被西夏和遼等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滅掉了,它怎麼還能維持一百多年呢。
-
3 # 夢迴唐朝162458004
宋朝自王安石變法圖強,其將兵法,養馬法,保甲法實施以後宋朝的軍事力量得到了極大增強,西南交趾入侵被宋軍擊敗被迫投降,自熙寧以後至宋亡再無入侵,西北方向宋朝已消滅西夏為目標,除了向西夏直接進攻,還派王韶經營熙河佔領河西大片領土,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西夏在宋朝的軍事打擊下接連失敗,丟掉了許多要地,雖然宋軍在進攻靈州的行動中因主將低能指揮失利,但如果繼續保持此等進攻態勢,西夏滅亡指日可待,可惜神宗早逝,保守派司馬光上臺,竟把多年辛苦奪佔的西夏領土全部歸還西夏,並全面罷兵,迂腐的司馬光只為一己之私打擊變法派,之國家利益於不顧,惜哉,你看變法後的宋軍不強嗎?
歷史的問題實際也是一種因果邏輯的。。
第一,要從杯酒釋兵權說起了。經歷了此次事件,宋朝基本形成了文官集團壓制武將集團的體系。。這個體系是有效的,自此沒有出現過地方勢力做大導致“黃袍加身”的情況。但也同時影響了傑出將領的培養。。
第二,宋朝沒有產馬地,所以作為當時最強力兵種的騎兵,不能在宋朝大規模裝備。雖然宋朝也出具了大規模養馬的政策,但明顯跟不上消耗。。以步兵和騎兵的戰鬥來說,需要極高的戰鬥素質和及其精良的裝備,但結果只能保證不敗或是擊潰,確實難以全殲對敵造成重大打擊。
第三,雖然宋朝的經濟超級發達,文化科技興盛,士兵裝備也非常精良,但因為文官集團的做大,國家上層偏安一隅缺乏尚武精神。所以,一直處於自保有餘,攻敵不足。。
第四,宋朝雖然沒有了地方割據,但因吏治腐敗,導致內亂頻繁。。自然也無法行程對外的合力。。
第五,所謂的“蠻族”,也並不是純粹的尚武野蠻,以蒙元為例,他們就具備最有效的行政指揮體系(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現在)。。在武器裝備上也各有優長,比如反曲弓這種革新性兵器的發明等等。。
所以,宋朝是一個輝煌的王朝,是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科技等等的集大成者,但生不逢時,再統一之初就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戰略要地皆在敵手,而主戰的太祖趙匡胤又早亡),而且競爭對手更加的強大(西夏,吐蕃,遼已經立國),加之錯誤的國策,才導致整個王朝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