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澳思蘭瘦瘦SS

    面對這個問題,相信不只是您,應該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錯覺:

    吃飽——胃脹——肚子大——胖了

    少吃——胃小——肚子平——瘦了——又餓了——少吃——胃再小——更瘦

    然後對胃能撐大飢小,身體隨之胖瘦自如有著蜜汁自信。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瘦瘦先給您簡單科普下“飢”和“飽”這兩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胃的收縮性很強,空腹時,成年人胃容量大約有50~100毫升。食物到達胃裡,胃壁擴充套件容納食物,使得胃內壓和腹腔內壓相等,當胃容量達到1200~1600毫升的時候,胃內壓壓迫腹腔內壓,這種壓力讓我們覺得“飽”。當你暴飲暴食時,甚至可能胃容量達到2000-2400毫升才會感知飽意。這時候,胃液開始消化食物,使得胃壁收縮,恢復原狀,消化完畢之後,就又有了“飢”的感覺。

    也就是說,“飢”和“飽”不是胃餓小、撐大所導致的。我們的胃具有非常良好的伸縮能力,無論吃撐或者飢餓,胃容量既不會被撐大,也不會萎縮。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絡。

    而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餓久了,覺得飯量確實少了啊!”

    這是因為當我們吃的差不多時,胃感到膨脹,就會把飽食訊號反射回大腦,大腦皮質就會分別向飢餓中樞和飽食中樞發出“吃飽了”的指令,從而停止進食。如果你保持節食一段時間後,胃部已經適應了此時的狀態,當超過這個階段的食物攝入量,身體就會暗示你“吃飽了,別吃了!”,而並不是胃容量真的變小。

    而胃液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分解蛋白質。假如你長期空腹,吃的少,除了導致低血糖,必然也會引起胃液分泌出現問題,影響腸胃的正常運轉。

    所以,為了瘦而影響健康,真的非常不值得!也不應持有“只要功夫深,胃口就能餓成針”的想法!而拒絕了“胃能餓小”這樣的主觀臆想之後,那到底怎樣才能健康地讓胃處於“收縮”狀態呢?

    1.每餐只吃7分飽

    每餐只吃7分飽,不會覺得胃被撐滿,剛剛好的狀態。讓胃部維持正常的消化速度。

    2.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在胃中會吸水膨脹,並且需要長時間來消化,所以能帶來較為持久的飽腹感,進而減少因飢餓導致的過食,防止胃部長時間處於擴張狀態。

    3.少食多餐

    在保證一日三餐總熱量不超標的情況下,少食多餐,這樣既可以防止因一頓吃太多而造成胃部負擔過重,又能維持較長時間的飽腹感,更利於減肥。

    4.細嚼慢嚥

    從胃部傳遞訊號告訴大腦“我已吃飽”大約需要20分鐘,吃的過快,大腦來不及做出反應,容易傳遞“繼續吃”的錯誤訊號,所以,透過細嚼慢嚥來將每頓飯控制在20分鐘內,能降低食慾增強飽腹感。

    5.少吃過度加工或重口味的食物

    重油重鹽調料多的食物,總讓人胃口大開,吃了還想吃,導致攝入量超標,食物太多使胃處於擴張狀態。挑選低熱量、清淡的健康食品,逐漸替換掉飲食中的高熱量食物,這樣可以有助於降低食慾、逐漸減小食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巾之亂時三國名將們都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