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97424977907

    不僅不該,而且不能! 項羽不是沽名釣譽之徒,談不上愛面子,臉皮薄。違背懷王之約,殺害義帝等等事件,何曾見他愛過面子?因此,把項羽不肯過江歸結為他顧及名聲、太要面子是站不住腳的。 再者,自固陵戰敗後,項羽連連撤退,退至垓下,垓下突圍困後又逃往東南,一直到達烏江邊。從他的撤退路線看,他早就有退守江東之意,並且一路逃奔。如果項羽因為江東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對江東父老的話,他在垓下被圍困時,就應羞愧自殺,為何又帶八百人逃跑呢?渡過淮河後,僅剩百餘人,他還沒有羞愧自殺。至陰陵迷了路,問一農夫,結果被騙,身陷大澤,被漢軍追上。如此狼狽不堪的境遇,項羽仍沒有羞愧自殺。一路逃至東城,還剩二十八騎,儘管他“自度不得脫”,但還是沒有因羞愧自殺。相反,他把剩下的二十八騎組織起來,又作一番廝殺,“亡其兩騎”。即使這時候,項羽仍“欲渡烏江”。好不容易逃到烏江邊,怎麼忽然間感到羞見江東父老了? 其實,項羽說愧對江東父老而不肯渡江是託詞,他不是不肯渡江,而是不能渡江。項羽“才氣過人”,他明白大勢已去,“魚死不可復活”,不如壯烈一死留下英名。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對此見解頗深,他在《烏江亭》一詩中說: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亦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王安石質問,項羽憑什麼捲土重來?天下大勢已定,將士疲憊不堪,渴望和平,即使項羽過江而去,江東弟子還會擁護他嗎?無疑,王安石分析的很有道理: 一,項羽不得民心,江東百姓不可能擁護他。論出身,項羽是楚國大將後人,打著為楚國復仇的旗幟聚集八千子弟反秦,得到了楚地百姓支援。但是,秦朝滅亡後,項羽殺害楚懷王義帝,這與篡逆有什麼兩樣呢? 再者,項羽軍紀敗壞,殘暴不仁,人神共憤,天下百姓豈能支援這樣的政權?洛陽董公、故意給項羽指錯路的農夫不是昭示了民心所向嗎? 二,劉邦與項羽同為楚人,他們之間沒有民族矛盾可以利用。楚人為什麼一定要跟隨他?這一點與越王勾踐不同。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入吳當奴隸,這本身就是對越華人的侮辱。勾踐臥薪嚐膽,與百姓同甘共苦,所以越國百姓樂為所用。項羽與勾踐的背景不同,沒有可以利用的民族情緒。 而且,垓下失敗後,項羽仍不思悔改,不從自身找原因,認為是“天亡我”,而不是他的個人的過失。試問,他這種態度能收服人心嗎?他連一個亞父范增都懷疑猜忌,即使給他十年時間,他能像勾踐那樣得到百姓的支援嗎? 三,即使項羽渡江而去,劉邦給他喘息的機會嗎?夫差打敗勾踐,伍子胥勸他“今不滅越,後必悔之”。但夫差不聽,放勾踐回國,使得勾踐可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劉邦與夫差不同,鴻溝協約簽訂後,張良和陳平建議追擊項羽,說“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劉邦立即毀約追擊項羽。可以說,即使項羽渡過烏江,招兵買馬,捲土重來,劉邦也不會給他喘息的時間,任由他重新積聚力量。 總而言之,項羽不是不想渡江,他從垓下逃到陰陵,從陰陵逃到東城,從東城逃到烏江渡口,一路狂奔,不是證明了他想重回江東嗎?否則,他早就應在垓下與漢軍決一死戰,與十萬楚軍同生死,又怎會只帶著八百人出逃呢?到了烏江渡口,項羽徹底絕望了,才不得不自殺。 但正是因他的這烏江一刎,項羽受到後人的景仰,名垂千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canseeatiger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