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影漫漫
-
2 # 看鑑
王莽不僅愛改名,還把單字名弄成了尊貴的象徵。後來雖然王莽不在了。但卻形成了取單字名尊貴,用雙字取名是不光彩的風俗,並流傳了很長時間。
你是不是想問,孫尚香、蔡文姬、諸葛亮、司馬懿他們都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為什麼他們的名字不是單字。其實,孫尚香是小說《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蔡文姬的真名叫蔡琰,而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複姓,他們的名字都是一個字。
整個三國的人物名字,確實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極少,比如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對於他的名字,有一種說法認為,“承彥”只是他的字,他本名其實是“黃融”,書中人物太多,很多書中的不是特別重要的人物都是直接用了表字,沒有把名字列出來;還有《出師表》中提到的郭優之,一種說法是“之”這個字算是可有可無,另一種是說其祖上曾經犯過罪,後人名字後面必須加“之”字;還有衣帶詔時的王子服《三國志·先主紀》稱他為“王子服”,《後漢書》改稱他為“王服”,《資治通鑑》也只稱他為“王服”,《後出師表》則稱他為李服;再就是劉備的老婆孫尚香、黃月英、程遠志等都是後人杜撰,在正史中並沒有任何關於這些人的記載。
為什麼會人物大都是單子名?《漢書·王莽傳》中記載,王莽纂漢建立新朝進行了大量改制,其中有一條規定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要取單名不允許用雙名。後來劉秀推翻王莽建立東漢,廢除了這些改制,但取單名的習慣卻留了下來。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單字名的使用不僅僅是習慣,日常生活中減少很多麻煩,非常方便,再一個原因就是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
為什麼在名以外會另取字?
《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這句話的解釋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為父之道” 時加“字”,當然是說男子;對於女子,則是“許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時(15歲)加“字”。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為了分別彼此,否則便無法以獨立身份進入既有的社會秩序系統之中。對小孩直呼其名,不會有什麼顧忌,但同樣對已經成年者,便顯得不夠尊重,取字,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 、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字獨立於名之外,但又與名保持有密切的聯絡。根據古文字學,“字”有滋生之義。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來。
我們經常在《三國演義》中看到人物之間互相稱呼常用的總是:玄德兄,孟德君,來者可是諸葛孔明,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本名非常少用,既然不經常使用,就更沒有必要取一個繁瑣的名字,可以一個字,就無需兩個字。再就是互相介紹之時,本來就需要記下對方的名和字,名如果再倆字,也增加了對方的記憶難度。
所以三國時期人物多為單字名,先是王莽的強制立法,後來方便了生活,人們保持了下去,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特徵,就像後來魏晉時期人們喜歡在名字後面加“之”字,比如王羲之、王獻之,現在的人取名喜歡給孩子加上“子”,比如子睿,子涵,子軒,子儒,子嫣。
參考文獻:
《三國志·蜀書》
《漢書·王莽傳》
《三國演義》
《禮記·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