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著名將領有:
1. 岳飛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2. 孟珙
孟珙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孟珙早年隨父抗金,並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後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3. 曹彬
曹彬是後周太祖郭威妃子張氏的外甥。後周世宗時,他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使。曹彬嚴於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乾德二年(964年)參與攻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遼,曹彬為東路軍主將。他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於岐溝關之戰大敗,致使宋軍全線潰退,被降為右驍衛上將軍。後復起為侍中、武寧節度使。宋真宗即位後,曹彬復任樞密使。
4. 狄青
狄青出身貧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宋仁宗時累官延州指揮使。他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常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朝中名臣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都與他的關係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功升樞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經歷二十五戰,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5. 李繼隆
李繼隆初以恩蔭補供奉官。他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參與平定南唐,屢立軍功。党項李繼遷擾邊,與田仁朗等率兵將其擊敗。從曹彬徵幽州,破契丹軍。
雍熙三年(986年),遷侍衛馬軍都虞侯,為滄州都部署。後以河西行營都部署,破李繼遷,擒趙保忠(李繼捧)。至道初年,任靈、環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解兵權,加同平章事。澶淵之戰中,李繼隆受任駕前東西排陣使,與石保吉率軍抵禦契丹。
6. 曹瑋
曹瑋出身將門,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少年時便隨父親在外任職。宋真宗即位後,任渭州知州,馭軍嚴明,賞罰立決。知鎮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
李繼遷死後,曹瑋上疏請趁機攻滅李氏政權,但未獲准許。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輕舉妄動。
宋朝著名將領有:
1. 岳飛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2. 孟珙
孟珙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孟珙早年隨父抗金,並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後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3. 曹彬
曹彬是後周太祖郭威妃子張氏的外甥。後周世宗時,他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使。曹彬嚴於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乾德二年(964年)參與攻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遼,曹彬為東路軍主將。他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於岐溝關之戰大敗,致使宋軍全線潰退,被降為右驍衛上將軍。後復起為侍中、武寧節度使。宋真宗即位後,曹彬復任樞密使。
4. 狄青
狄青出身貧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宋仁宗時累官延州指揮使。他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常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朝中名臣尹洙、韓琦、范仲淹等都與他的關係不俗,范仲淹甚至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功升樞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經歷二十五戰,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5. 李繼隆
李繼隆初以恩蔭補供奉官。他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參與平定南唐,屢立軍功。党項李繼遷擾邊,與田仁朗等率兵將其擊敗。從曹彬徵幽州,破契丹軍。
雍熙三年(986年),遷侍衛馬軍都虞侯,為滄州都部署。後以河西行營都部署,破李繼遷,擒趙保忠(李繼捧)。至道初年,任靈、環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解兵權,加同平章事。澶淵之戰中,李繼隆受任駕前東西排陣使,與石保吉率軍抵禦契丹。
6. 曹瑋
曹瑋出身將門,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少年時便隨父親在外任職。宋真宗即位後,任渭州知州,馭軍嚴明,賞罰立決。知鎮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
李繼遷死後,曹瑋上疏請趁機攻滅李氏政權,但未獲准許。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