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提燈

    謝謝邀請。比較優勢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所提到的。要評價他,我們應該先了解其被提出的背景,該理論是在1815年英國頒佈“穀物法”之後被提出,由於該法案的提出,穀物價格上漲,工人必須出更多的錢才能購買,變相提高了資產階級的生產成本,影響了英國工業商品的競爭力,卻為地主貴族帶去巨大利益。從現在的角度看是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法案。該理論就在此時被李嘉圖提出,理論的主旨在於說服英政府,用英國更有競爭力的紡織商品去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進口外國廉價的穀物,既能發展經濟,也解決了溫飽問題。其理論的思路是“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衡取其輕”,這個理論與我們中國古代“田忌賽馬”的思路較為相似,用自身的最大優勢換取最大利益,時至今日該理論依舊對世界的貿易經濟有著重大的意義。

    然而,沒有一種理論是完美的,比較優勢理論在現實應用中並不能解決所有國家在貿易上遇到的問題。首先,這種理論並不適合生產力相差懸殊的兩國之間的貿易,因為會出現以下情況,兩國在經濟、科技、生產產品的質量上存在巨大差距,無論哪一種商品,更為發達的國家所生產的都要好過落後國家的產品,兩國在貿易上無法互補,也就是說,比較的物件不對等,並且由於落後,這樣的國家也找不到可對應的貿易物件。還有就是貿易往往是多邊的而非一對一的貿易,所以,這個理論比較適合實力相當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另外,隨著時代發展,很多發達國家對於技術的掌握更為全面,很多商品完全可以取代進口,如果只從市場經濟而非政治的角度來說,基本可以自給自足,所以說這個理論目前還在無休止的完善當中。不過不可否認,這一理論的出現打開了許多國家的貿易思路,所以說該理論具有重大的意義。

    比較優勢理論不僅在經濟學中,在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會給予人們更多的思考空間,擁有更多的選擇餘地,透過系統認真的學習,可以透過數學模型顯而易見的做出更為優勢的判斷。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以上愚見,現學現賣,如有紕漏,望指點,受教。

  • 2 # 陳思進

    不管你認為讓經濟自由發展更好,還是認為政府應該插手調控經濟,全球市場都是一個不可控因素。對外國競爭的畏懼導致一些國家試圖自己生產所有必需品,提高關稅,把外國貨擋在門外。

    但是,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指出,國際貿易實際上可以使所有參與者受益,透過引進最偉大的早期經濟模型之一。李嘉圖指出,即便一個國家能以最低的成本生產產品——這被經濟學家成為“絕對優勢”,專注於生產最高效的仍然是更好的選擇,這樣就放棄了少量其他非優勢產品,國際市場中的各國都這樣發揮比較優勢,透過專業化的生產,各國互相出口富餘產品,這樣各方都能獲利,這就是比較優勢原理。

    它說服了許多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不幸的是,對許多國家來說,貿易致富需要很長時間。因為當今財富的流動與聚集更加便捷,商品的跨國流動快速增長,人口的跨國流動也同樣增長——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李嘉圖的理論基礎。

    點到為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日出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