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黑洞

    通常我們說一個人的價值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體現,例如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奮鬥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幫助建造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施工人員,他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賦予了很高的價值,真的很佩服他們。但是今天要說的是另外的價值,是那種很俗氣的,其實可以說成是價格。我們都知道人體內含有很多種元素,那麼把這些元素累積起來,最後能賣多少錢哪?

    在138.2億年前一個熾熱、緻密、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難以理解的一個點爆發了,經過漫長時間的加速膨脹,目前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而科學家預估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至少23萬億光年。難以想象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甚至是我們本身而言,都是來自於曾經那個緻密的“小點”,在這個點裡目前人類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失效了,相對論不管用了、量子力學也退縮了。

    在初中的時候大家就開始學習化學,化學給人最深的印象當然就是背元素週期表,不僅要橫著背誦,豎著的一族也要背。在元素週期表中目前共有118個元素,換句話說這個宇宙就是由這118個元素構成的,當然主要還是前幾號元素例如氫、氦、氧、碳等。在宇宙大爆炸初起最開始形成的就是氫,並且也只有氫。

    氫元素的核聚變可以生成更重的元素氦,現在宇宙中最多、最重要、最普遍的天體就是恆星,它們主要是由氫和氦構成。恆星在自身的引力塌陷作用下,可以在其核心處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氫核距離較近碰撞的機率也增加了,因此核聚變發生了。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壓力的升高很多重元素也可以繼續核聚變,甚至在超新星爆炸的那一瞬間,恆星核心處的鐵元素都可以繼續聚變成更重的元素。

    當然對於一些比較重的元素非常的不穩定,在元素週期表中後邊的二十多種元素科學家都透過人工的方式撞擊合成過,但是持續的時間會很短。無論怎麼說人體的所有元素都是來自於宇宙大爆炸之初或者是上一代恆星的殘留物,可以說大家都是來自星星的你。

    人體構成從微觀角度往上拼湊的話就很簡單,一些基本元素構成分子,分子繼續組合成大分子,構成細胞,細胞構成組織和器官,最後一裝配就大功告成了。那麼如果一個80公斤重的人換算成各種元素又該是多少哪?

    身體內的氧原子就差不多52千克;碳原子14.4千克,佔距離身體內原子總數的12%;氫原子大約有7*10^22個,差不多8千克,它們可能曾經構成了一顆恆星,在超新星爆炸後被丟擲,從而構成了你;氮元素2.4千克;鈣1.12千克;磷元素880克;鉀200克;硫200克;鈉120克;氟120克;鐵4.8克,主要在於血紅細胞;鎂40克;鋅2.6克;碘0.0128克,是甲狀腺素的主要組成,人體所需最重的元素;鍶0.0104克;矽1.6克;銅0.08克。上邊差不多就是身體內含有的元素構成,當然還有更加微量的沒有提及。

    實際上價格好像並不好判斷,14.4千克的碳原子,如果是鑽石的話會貴死,如果是木炭的話就會很便宜。同時氧原子和氫原子換算成純氧和純氫,那麼最後的價格可能會更貴,但是如果就是那很便宜。實際上就是一個製作提取成本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都是來自於外太空,並且由來已久了。自身的價值幾何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靜脈血栓的病人生活中怎麼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