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勢上逆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
浮:就是輕浮、上行發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藥物,都有浮的作用。
沉:就是重沉、下行洩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裡的藥物,都有沉的作用。
歸納來說,凡升浮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如昇陽、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藥物,都能下行、向裡;如清熱、瀉下、利水、收斂、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種不同藥性,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這是它的重要意義。因為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裡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瓜蒂等湧吐藥;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當用黃耆、黨參、升麻、柴胡等益氣升提,不可用大黃等通便藥;病位在表者,宜發表而不宜收斂,因表症鬚髮汗解表,當用紫蘇、生薑等升浮藥,而不能用浮小麥、糯稻根等收斂止汗藥;病位在裡者,宜清熱、瀉下或溫裡、利水等沉降藥,不宜用解表藥等。如肝陽上逆的頭痛,誤用升散藥,反而造成肝陽更為亢盛的情況;脾陽下陷的洩瀉,誤用洩降藥,反而造成中氣更為下陷、以致久瀉不止的症狀。
升降浮沉,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並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絡。例如,肺病咳嗽,當用肺經藥物,但又須區分病勢的惰況,考慮升浮沉降的藥物;如果由於外邪束肺、肺氣失宣引起的咳嗽,當用升浮藥發散外邪、宣暢肺氣,如麻黃、桔梗等;如肺虛久咳就應該用斂肺止咳的五味子、訶子藥性沉降的藥物來治療。又如,氣分上逆的病症,應當用沉降藥來治療,但又須區別屬於何經的病症,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經降逆藥;肺氣上逆、咳嗽氣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經降逆藥。
升降浮沉的藥性,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質地有一定關係。
在藥性方面來說,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味屬苦、酸、鹹,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因此有“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的說法。
在藥物質地方面來說,凡花、葉以及質輕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種子、果實、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但是,上述情況又並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例如,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在性味和質地方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來說應是升浮,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為沉降;胡荽子藥用種子應是沉降,但因為藥性辛溫,所以作用為升浮等等。此外,透過藥物的炮製,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如酒炒則升、姜制則散、醋炒則斂、鹽制則下行....。
以上是貼上過來的。。總結得很好。。就直接用了。。
至於生長收藏成,是中醫理論總結事物(包括人)發展的幾個階段。相對來說,和中藥的關係並不太大,提及不多。
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勢上逆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
浮:就是輕浮、上行發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藥物,都有浮的作用。
沉:就是重沉、下行洩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裡的藥物,都有沉的作用。
歸納來說,凡升浮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如昇陽、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藥物,都能下行、向裡;如清熱、瀉下、利水、收斂、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種不同藥性,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這是它的重要意義。因為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裡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瓜蒂等湧吐藥;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當用黃耆、黨參、升麻、柴胡等益氣升提,不可用大黃等通便藥;病位在表者,宜發表而不宜收斂,因表症鬚髮汗解表,當用紫蘇、生薑等升浮藥,而不能用浮小麥、糯稻根等收斂止汗藥;病位在裡者,宜清熱、瀉下或溫裡、利水等沉降藥,不宜用解表藥等。如肝陽上逆的頭痛,誤用升散藥,反而造成肝陽更為亢盛的情況;脾陽下陷的洩瀉,誤用洩降藥,反而造成中氣更為下陷、以致久瀉不止的症狀。
升降浮沉,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並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絡。例如,肺病咳嗽,當用肺經藥物,但又須區分病勢的惰況,考慮升浮沉降的藥物;如果由於外邪束肺、肺氣失宣引起的咳嗽,當用升浮藥發散外邪、宣暢肺氣,如麻黃、桔梗等;如肺虛久咳就應該用斂肺止咳的五味子、訶子藥性沉降的藥物來治療。又如,氣分上逆的病症,應當用沉降藥來治療,但又須區別屬於何經的病症,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經降逆藥;肺氣上逆、咳嗽氣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經降逆藥。
升降浮沉的藥性,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質地有一定關係。
在藥性方面來說,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味屬苦、酸、鹹,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因此有“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的說法。
在藥物質地方面來說,凡花、葉以及質輕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種子、果實、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但是,上述情況又並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例如,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在性味和質地方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來說應是升浮,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為沉降;胡荽子藥用種子應是沉降,但因為藥性辛溫,所以作用為升浮等等。此外,透過藥物的炮製,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如酒炒則升、姜制則散、醋炒則斂、鹽制則下行....。
以上是貼上過來的。。總結得很好。。就直接用了。。
至於生長收藏成,是中醫理論總結事物(包括人)發展的幾個階段。相對來說,和中藥的關係並不太大,提及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