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骨柔情0127
-
2 # 蔣軍
巴菲特是可口可樂和麥當勞忠實的粉絲,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杯可樂和一個漢堡,他會根據股市的情況選擇便宜一點或者貴一點的套餐。
近幾年,可口可樂的銷售連續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健康大趨勢,不可逆轉。
媒體報道:可口可樂釋出的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跌15%;毛利潤221.54億美元,同比下跌13%;營業利潤75.01億美元,同比下跌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下滑幅度高達81%。“老對手”百事可樂的業績同樣不樂觀。資料顯示,百事可樂2017年實現淨利潤48.57億美元,同比下跌23.26%。此外,該公司2017年的投資回報率為11%,較2016年的15.2%也出現下滑。可口可樂CEO詹姆斯-昆西表示,公司在2017年推出了500多種新產品。他說:“我們正在對可口可樂進行創新,包括口味的創新,用世界各地食材進行創新……讓其進入與之前不同的品類。”看到以上的資訊,你怎麼想?沒有核心競爭優勢,推那麼多產品有什麼用?蘋果公司一年就幾個新產品,市值全球第一,諾基亞每年幾百個產品,已經岌岌可危。
你可能會說,網際網路公司怎麼能跟傳統的企業比較呢。我又要告訴你,沒有傳統的行業,只有傳統的思想。難道一個傳統的行業,只能等死不成?
可口可樂進軍酒精飲料是正確的選擇嗎?這個不好說,但總比什麼也不幹,等著銷售下滑好吧。碳酸飲料下滑無可避免的,可口可樂也在進行著多種嘗試,目標收效甚微。
有收購高階水芙絲礦泉水(VOSS)
也收購了高階椰子水(vitacoco),還做了茶飲料,但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
現在又做酒精飲料,燒酒雞尾酒,個人感覺希望不大。酒精飲料的渠道還是跟大眾消費品不同,消費人群和心理也不同,如這個在日本上市的雞尾酒,更講究個性化消費和心理,可口可樂的強項還是廣泛覆蓋,做渠道、終端,大流量,大分銷,大傳播,實際上,高階水、椰子水做不起來跟這個也有關係,是基因、資源、渠道、經驗決定的,這些產品之間的做法還是相差很大的。
個性化的產品,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培育,市場規模也不會很大,對可口可樂這樣的巨頭來說,估計很難有這個耐心去做這樣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總要去尋求一些變化,去探索一種解決方案,改變還有機會,不變只有被淘汰。
2018,深知精準營銷將推出客戶戰略合作、深度服務計劃,我們將在全國甄選5家優質客戶(符合基本要求的企業),用一年時間實現1個億的銷售,2年時間對接資本,3年左右實現準IPO,深知負責全程整體策劃、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設計,營銷運營和資源匯入,快速落地和達成業績目標。機會就在2018年,報名請私信。
如果把一個市場,縮小到一個家庭來看,我們家三口人,以前兩個都是可口可樂的忠實擁戴,近五年幾乎沒有消費過這種飲品,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我認為大部分人都只喝水和奶,可口可樂公司涉足賣酒,是在開闢新業務,增加新的收入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