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以笙丶丶

    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守兗州,“以恢張大教,興復斯文為己任”,“常謂諸儒有大功於聖門者,無先於孟子”。他不避艱辛,於四基山之陽訪得孟子墳墓,“故訪其墓而表之,新其祠而祀之,以旌其烈”,遂在墓傍興修了孟子廟。自此,孟子始有祠廟祭祀。宋元豐七年(1084年),朝廷賜庫錢30萬,增修墓廟,購置祭田,廣植柏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山東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題“先師鄒國公墓”,此碑現已無存。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增修,達到現在規模。據《重纂三遷志·林墓》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山東巡撫移文衍聖公查明,亞聖墓田七頃三十畝四分。宋代以來,林內廣植樹木,現存有檜、柏、榆、槐、楷、楸、楓、柞、楊等各類樹木20000餘株。

    孟林前有一條神道,長約3華里,道傍高大古樹形成綠色長廊。中段有一條小溪,溪上修有一座拱形單孔石橋,俗稱“御橋”。橋傍左側堅有石碑一幢,上書“亞聖林”三字。過橋而上,沿長約500米的石砌甬道直達享殿大門。享殿,本是帝王陵寢內供祭祀用的殿宇和帝王祀天祀祖的殿堂。孟子墓前設定享殿,含有尊敬聖賢如同帝王之意。據記載,享殿原為三楹,始建於宋代;現為五楹,朱漆彩繪,單簷斗拱,造型古樸,為明代所擴建。據舊縣誌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鄒縣令章時鸞“建立正殿五楹,左右廂房各三楹,二門三楹,奠置有案,出入有階,啟閉有戶,周圍有垣,備極堅徵,視前制益為廣闊……”現存之享殿基本保持了明代的規模,但兩廂房早已坍塌無存。現孟林記憶體有歷代碑刻10餘幢,多數儲存在孟子墓前、享殿內和享殿院裡。其中有建立碑一幢、重修碑九幢、墓碑一幢、增設祭田記碑一幢,詳細記載了孟廟、孟林的建造和增修擴建情況。此外,另有部分孟氏後裔的墓誌散見孟林之中。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所立《新建孟子廟記》碑,為北宋儒學泰山學派的著名學者孫復撰書,距今已有96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的研究鄒城“三孟”的最早、最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享殿之後即是孟子墓。墓前有一巨碑,上書“亞聖孟子墓”五字,碑文為楷書,遒麗溫雅,肅穆端莊。此碑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孟子七十代孫孟廣均所立。碑前設定有石爐、石瓶、石供案等。碑後,孟子墓封土高約6米,底經縱橫約20米。墓地和享殿周圍,綠樹掩映,芳草如茵,肅穆幽雅,蔚為壯觀。

    孟子陵墓西北約300米處,有古冢三座,稱為“三家冢”。據《三遷志》記載:“世亻擊 即孟孫、季孫、叔孫三家冢也”。在孟子墓東南約400米處,有姓氏不明的古崖墓兩座。孟子墓西南,地面遺存漢代菱形花紋磚和陶片甚多,引起考古學者濃厚興趣。

    孟林依山傍水,且順山勢起伏,林內古木參天,群鳥翱翔,愈顯蒼古。登上四基山巔,舉目四望,長空無際;俯視茫茫林海,宛如身在雲端;眺望孟林之南,田疇如畫,村舍櫛比;林內墳冢點點,碑碣林立。那些閱歷世事滄桑的柏檜,儘管根鬚裸露,卻依然枝繁葉茂。林後西山頭村新建的百畝果園,枝頭累累,散發出陣陣幽香,為古老的孟林增添了勃勃生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歸男郭傑造假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