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41274965939

    俗的東西個人理解為人基於本能可以廣泛取得共鳴的東西, 雅的東西則是有一定門檻的,難以讓每個人基於本能廣泛取得共鳴,是需要先去學習一些理念和品評標準才能去共鳴的東西

    換句話說俗是不考慮門檻高低,大眾廣泛基於本能都會接受的東西,雅的東西則是需要先去學習理解品評之後才能去欣賞體會的東西,舉個例子人不管上沒上過學往往都愛吃燒烤牛肉串魷魚串這些(不是說這些俗),但是一個不懂什麼是好茶,什麼是好酒的人是無法不去學習如何品酒品茶就能夠真正欣賞茅臺五糧液或是西湖龍井金駿眉的

    雅與俗的區別就是欣賞雅需要學會懂得一些東西,俗的東西往往不需要什麼太多的學習懂得,直接就能被大眾所接受,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面向大眾的藝術形式之類往往俗的比雅的更有市場,因為俗的東西直接就能被大眾接受,雅的東西還需要受眾先學習並懂得如何品評之後,那就把不少的受眾或潛在受眾擋在門檻之外了

    當然,真正去品評雅,需要首先學習如何去評價的規範,比如很多人喝不出好的葡萄酒和不好的之間的區別,也品不出好茶壞茶之間的不同,如果要真正去品酒品茶就需要先去學習,但是如果是為了顯示自己高雅去明明不懂也去裝樣子,那並不涉及雅俗之間的話題,那只是關於形象的模仿

    雅俗之間的選擇是出自人的不同程度的興趣,如果一個人沒興趣去學習某些事物的品評方式,只是基於自己的感受和本能去接受和欣賞事物,那是他的個人選擇,反之,願意去接觸學習品評一些自己不明白但是有興趣的事物也是那些人的個人選擇,源於不同人不同興趣,當然這裡說的雅和俗都是正面的,雅不包括裝高雅充清高,俗也不包含鄙俗低俗。

    但是說到雅俗共賞,這個就比較難了,俗的東西經常有人說通俗,也就是大家出於本能和習慣之類沒有門檻的都普遍接受的東西,但是雅的東西則是需要學習才能接受和欣賞,所以是很難雅俗共賞的,當然如理解成不同興趣的人在一起選擇他們不同的興趣方向還是可以做到,不過真正讓懂茶不懂茶的人一起品茶那是難以實現的,因為需要相關的知識 或者更嚴謹的說興趣和行為高雅的人完全可以擁有出於人類本能的“俗”的樂趣,但是反過來不懂、不理解那些所謂比較高雅的興趣愛好的人就難以去欣賞“雅”的樂趣了,因為作為生物源自本能和身體構造等先天因素,每個人都有俗的一面,但並非每個人都有興趣去學習“雅”的事務品評標準並長期欣賞之,這也是說雅俗共賞,主要是對“雅”的一方說的通,反過來從俗的一方說就難以成立了

    有人說雅俗因為階級,那你說當初孔子帶著徒弟四處雲遊講學,階級也不高,不高雅難道俗氣?一個著名詩人如杜甫因為社會階層不高就不高雅?所以顯然,高雅與否和階層無必然關係,和本身有關,另外人不忘本和高雅與否也沒關係,人生活中需要上廁所,不上廁所會憋死,但絕不等於上廁所撇條是高雅的活動,只是正常的生理活動而已,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所以雅俗問題上玩道德綁架,拿是否關係平常生活進行和繼續來衡量雅俗的活動是很沒意思的,也說不通

    世界上雅俗自有公論,以為可以登高一呼號召眾人變俗為雅或者相反,從歷史來看都是曇花一現的,現在社會的雅俗是公論公議的結果,不是少數人的規定或者軍閥獨裁者的偏好,起碼總體來看是這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桌上型電腦如何設定開機從u盤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