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Q探員

    美國窮人還能租房?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看過一部美國電影好像叫《幸福等著你》男主落魄被房東趕走,最後帶著孩子住教堂,後來連教堂都排不上隊住不成,父子倆只能住地鐵站的廁所了。其實每個國家都一樣,窮人是沒有出路的!

  • 2 # 錢研社

    由於一些自媒體的、以及美劇的“側面宣傳”,給很多朋友造成一種假象,以為美華人的租房壓力要遠遠小於我們。但實際上,他們的租房壓力也是在逐年上升的。

    根據美華人口普查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房租上漲的幅度已經可以“碾壓”美華人工資的水平了。也就是說,美華人工資的增長速度已經攆不上租金的增長速度了。

    目前,美國的年輕群體(22-30歲)付出的房租,已經達到了工資的45%。中年群體(41—52)的租金負擔也高達41%。

    有機構算過一筆賬,一個生活在華盛頓D.C的租房者,必須要達到8487美元(約5.77萬元)的月收入,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

    高房租下,首要受到衝擊的就是掙扎在底層的工薪階級,以及窮人。

    據美聯儲稱,美國58%的低收入家庭,在交完房租後,手上的錢只剩500美元不到,甚至更慘。目前,在街上過夜的無家可歸者的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之前,看過一本叫《我在底層的生活》的書,主人公芭芭拉·艾倫瑞克做著一份時薪只有2.43美元的工作,她每天從下午兩點工作到晚上十點。

    但即使如此辛苦,掙的錢也只夠租一個500美元/月、離上班的地方48.3公里遠的小房子,來回的交通只能靠一條雙車道的公交。

    在她每天晚上十點鐘下班回家,吃完“晚飯”後,幾乎要到凌晨兩點左右。然而慢慢地,她發現自己掙的錢刨除掉生活費之後,還是不夠支付每個月500的房租。

    於是,她不得不搬到房租更低,條件更差的地方去住。這也就意味著,她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上下班的交通上,每天要更晚才能休息。

    所以,在收入跑不過房租的大背景下,要想讓自己不露宿街頭…唯一的方式,就是像艾倫瑞克一樣不斷的壓縮自己住房成本,不斷的降低住房要求,直到自己能承擔為止。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個現實的有些殘忍。但不好意思,這就是現實,你必須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羊水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