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sryd16344
-
2 # 後程時門2762
會試榜上有名者就是進士了,而殿試大機率是不會淘汰人的,就是重新考試排座次。偶爾會有退出或者重考的,印象裡明朝有一位,不過沒有被允許。 一甲進士及第,就是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名也叫傳臚。 以上皆為進士。 沒有進入三甲的,也就是說參加了會試卻沒有透過的,都稱之為舉人,就是蘇文茂老先生口中的“橘子”。
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中國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形成於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進步,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即省試),中試者稱為舉人;再把全國的舉人集中到京城裡舉行“會試”,中試者在宮殿舉行“殿試”。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舉人參加,取三百名進士。擴充套件資料:武舉進士: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吳兵法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至清朝時,改為先試馬步射,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並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合格者才考筆試。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歷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明代戚繼光,北宋徐徽言等等。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