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就問題進行回答,基本上,用量杯進行測量的時候,水跟米是1:1同分量。不過這樣煮出來的米會稍微偏硬,一般而言,稍微再多倒一些水,1:1.2的程度會比較理想。(用電飯煲的前提下)
如果用目(手)測的話,水的高度大概在手掌平行放入鍋中,到手腕的程度。不過這邊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洗米之後,需要讓米浸水約30分鐘(夏天)~2小時(冬天)的時間。如果是舊米的話浸水時間再拉長一些會比較理想。
浸水的目的是為了讓生米從乾燥狀態回覆到含有水分的狀態,少了浸水的必奏,當然煮出來也可以吃,但用正常水量去煮的話,通常芯因為乾燥的關係還沒煮透,口感會偏硬。多放水的話又容易太溼太軟。
反過來說,只要浸水這個步驟有確實做到,其實1:1到1:1.2之間,口感的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頂多是個人喜好的差別。
如果沒有時間的話,在煮的時候加一點料酒或沙拉油,也可以讓米的口感變得鬆軟一些,不過建議是隻作為應急手段。其實個人來說最理想的做法是早上出門之前把米洗了之後,放在冷藏庫浸水約10個小時,可以節約時間,效果也會最為理想。補充:如果要做炒飯的話,不要浸米,用1:0.7~0.8左右的水,可以直接煮出炒飯用的飯。資料來源是日本一個和食料理人經營的網站「手前板前」(てまえいたまえ),懂日語的同學可以看看,收穫不少。
如果單就問題進行回答,基本上,用量杯進行測量的時候,水跟米是1:1同分量。不過這樣煮出來的米會稍微偏硬,一般而言,稍微再多倒一些水,1:1.2的程度會比較理想。(用電飯煲的前提下)
如果用目(手)測的話,水的高度大概在手掌平行放入鍋中,到手腕的程度。不過這邊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洗米之後,需要讓米浸水約30分鐘(夏天)~2小時(冬天)的時間。如果是舊米的話浸水時間再拉長一些會比較理想。
浸水的目的是為了讓生米從乾燥狀態回覆到含有水分的狀態,少了浸水的必奏,當然煮出來也可以吃,但用正常水量去煮的話,通常芯因為乾燥的關係還沒煮透,口感會偏硬。多放水的話又容易太溼太軟。
反過來說,只要浸水這個步驟有確實做到,其實1:1到1:1.2之間,口感的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頂多是個人喜好的差別。
如果沒有時間的話,在煮的時候加一點料酒或沙拉油,也可以讓米的口感變得鬆軟一些,不過建議是隻作為應急手段。其實個人來說最理想的做法是早上出門之前把米洗了之後,放在冷藏庫浸水約10個小時,可以節約時間,效果也會最為理想。補充:如果要做炒飯的話,不要浸米,用1:0.7~0.8左右的水,可以直接煮出炒飯用的飯。資料來源是日本一個和食料理人經營的網站「手前板前」(てまえいたまえ),懂日語的同學可以看看,收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