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沐青辰

    中、日、韓三國國情各不一樣,而儒家文化在三國中的體現也各不一樣。

    中國的情況

    中國自古是一個農業文明,而且佔據了東亞大陸最廣闊,條件最好的一片土地,只要耕耘好這片土地,就會得到很好的回報。周圍的地域大多不適合農業,如果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將會得不償失。因此,中國沒有去侵犯周邊的動力。

    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實現了統一,秦朝雖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卻也以滅亡的慘痛教訓,證明了暴政不可以治國的道理。後世王朝因此以儒家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用文官集團來輔佐皇帝統治國家。

    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使中國古代尚文而不尚武。

    南韓的情況

    南韓位於北韓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由於地理上的便利,自古便和中國交往頻繁,且文化上深受華夏文明影響。北韓半島歷史上雖有過一段時期的分裂,但在中原王朝的干預下,歷史上也以統一的王朝作為主流,政治上尊中國為宗主國,沿襲中原王朝的各種制度,使用漢字,被稱為“小中華”。

    文化上的高度貼合,以及國力的懸殊差距,使得歷史上的北韓長期作為中國的屬國而存在,儒家思想也在北韓統治階級當中佔有獨尊的地位,自然與中國有比較大的相似性。因此,南韓也尚文而不尚武。

    日本的情況

    但是日本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與中國、南韓不同,其實日本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是處於政治分裂狀態。日本的天皇之所以能夠萬世一系,就是因為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不掌握國家的實權,因此天皇的位置才不會被其他人覬覦。實權是掌握在權臣和地方上的大名手裡的

    歷史上日本各地的大名長期擁有很大的自治權,這一點與中、韓均不同,而是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情況。各大名之間互相競爭,有力的大名會進而上位成為將軍以控制全國。為了防衛,各地大名都在自己的駐地修建了城堡。當將軍的力量衰弱時,地方上便戰亂四起,互相以武力相攻擊。

    這樣做的結果,造就了日本的武士階層,造成了各地大名對人才的搶奪,對戰爭物資的爭搶,以及在軍事技術上進行比拼。

    一直到近代日本實行了明治維新,天皇雖然再次擁有了實權,但過去上千年的封建割據思想和尚武精神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而這也是導致日本持續對外發動戰爭的一個原因。

    在日本古代這樣的土壤之下,儒家思想自然不會得到重視,就如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一樣。而由於日本與中國之間隔了汪洋大海,古代中、日之間的交往比較北韓半島來說要困難得多,自然中國對日本的影響也就小得多。日本就得以充分按照本國的邏輯進行發展,以至於到了近代走出了和中、韓全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 2 # 採招圈

    這得從頭說起,中韓連線在一起,北韓/南韓長期是附屬國,小心翼翼,裝成單純無辜的樣子。偶有幾次炸毛,都是滅國結束。大明還沒有滅亡的時候,北韓還硬氣一把,只給中原大國做奴隸,不做奴隸的奴隸。。。然後被努爾哈赤滅了。這樣的孩子,不學文,玩武,就是找死

  • 3 # 一字平

    回答:韓尚文,日尚武,都片面強調了儒家學説的部分傾向!南韓重視忠孝仁禮,丟掉了信智義!日本重視忠義信,而忘掉了仁孝禮智!所以出韓日不同的政治和社會風氣習俗!!

  • 4 # 三江一道

    日本海洋文明,與大海風浪博鬥,狼性,中國有遊牧文明,狼性,有海洋文明,狼性,有山地文明,狼性,有農業文明,豬性,奈何農業小農文明人口占多,高家莊豬八怪太多

  • 5 # 如是372

    中國既不尚文也不尚武,中國是該尚文的時候和你談風花雪月,該尚武的時候謀局陳兵,以期不戰而屈人之兵。南韓尚文是因為只學到了儒家和人講道理的能力,日本尚武是因為儒家是帶著劍和人講道理的,還有就是日本地理環境所限,他們都只學到了一半,而忽略了另一半。中華文化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他們要麼重陰的一面,要麼重陽的一面,都不好。

  • 6 # 漢兵至

    華人本性是尚武的,該問統治者,搞個男女平等,限制了男權,便於管理,現在中國男性的尊嚴和血性都被壓制沒了,還有教科書都把岳飛文天祥,都拿掉了,刀劍入庫,馬放南山了,還怎麼尚武啊?一切只能服從命令,聽指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偵探柯南怪盜基德知道柯南是新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