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肌肉注射或靜脈輸液後,針眼周圍會形成硬結或淤青,甚至有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影響睡眠和活動。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需要介紹的是,如果是出於預防的目的,儘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保持區域性清潔,在注射期間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溼熱敷即可。將毛巾疊成方塊,在60攝氏度的水中浸溼泡熱,擰乾後蓋在注射部位。為了保溫,可在上面放一個熱水袋或塑膠布。毛巾或紗布每5分鐘更換1次,早晚各敷1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熱敷時不要揉搓針眼部位,以免將病菌帶入,引起感染。
如果硬結和疼痛已形成,就要加用一些藥物外敷了,常用的方法是硫酸鎂溶液溼敷,具有消炎祛腫的作用。用硫酸鎂粉劑或者溶液,加熱水配成50%濃度的溶液,將紗布放在藥液中浸溼,稍擰乾(以不滴水為宜),敷在注射部位;也可把熱水袋放在紗布上加熱。每次敷藥10分鐘,每天3—4次,一般2—3天即可痊癒。
中藥外敷,以“止血止痛、活血化淤、消炎生肌、舒筋活絡”為原則。跌打丸:取2—3粒,用白酒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更換2次,連用2—5日。跌打萬花油:將藥物塗於紗布上,外敷於硬結部位,包紮固定,每次貼敷1小時,每日1—2次,連用2—3天。傷溼止痛膏:區域性常規消毒、拭淨後,取本品1—2張外貼於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3—5天。雲南白藥:取本品適量,用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包紮固定,每日換藥2次,連用3—5日。牛黃解毒片:取藥物適量研成細末,用白酒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包紮固定,每日換藥2次,連用2—5日 還有兩個偏方可用。土豆法:將新鮮土豆切成0.5—1釐米厚,直徑比硬結略大些,直接敷患處,蓋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1次,2—3天可見效。仙人掌法:拔去仙人掌表面的刺,用刀將其剖開,敷於患處,蓋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2天即可痊癒。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肌肉注射或靜脈輸液後,針眼周圍會形成硬結或淤青,甚至有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影響睡眠和活動。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需要介紹的是,如果是出於預防的目的,儘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保持區域性清潔,在注射期間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溼熱敷即可。將毛巾疊成方塊,在60攝氏度的水中浸溼泡熱,擰乾後蓋在注射部位。為了保溫,可在上面放一個熱水袋或塑膠布。毛巾或紗布每5分鐘更換1次,早晚各敷1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熱敷時不要揉搓針眼部位,以免將病菌帶入,引起感染。
如果硬結和疼痛已形成,就要加用一些藥物外敷了,常用的方法是硫酸鎂溶液溼敷,具有消炎祛腫的作用。用硫酸鎂粉劑或者溶液,加熱水配成50%濃度的溶液,將紗布放在藥液中浸溼,稍擰乾(以不滴水為宜),敷在注射部位;也可把熱水袋放在紗布上加熱。每次敷藥10分鐘,每天3—4次,一般2—3天即可痊癒。
中藥外敷,以“止血止痛、活血化淤、消炎生肌、舒筋活絡”為原則。跌打丸:取2—3粒,用白酒調為稀糊狀,外敷於患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更換2次,連用2—5日。跌打萬花油:將藥物塗於紗布上,外敷於硬結部位,包紮固定,每次貼敷1小時,每日1—2次,連用2—3天。傷溼止痛膏:區域性常規消毒、拭淨後,取本品1—2張外貼於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3—5天。雲南白藥:取本品適量,用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包紮固定,每日換藥2次,連用3—5日。牛黃解毒片:取藥物適量研成細末,用白酒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包紮固定,每日換藥2次,連用2—5日 還有兩個偏方可用。土豆法:將新鮮土豆切成0.5—1釐米厚,直徑比硬結略大些,直接敷患處,蓋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1次,2—3天可見效。仙人掌法:拔去仙人掌表面的刺,用刀將其剖開,敷於患處,蓋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2天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