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備內》第七章 知與資
紅林悟道《韓非子-備內》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君主的正配妻子與嫡生太子在君主死後成為太后與君主的事。因前文說過妻兒“欲其君之蚤死”盼著君父早死,所以君主的死因細思極恐,也就能知道他們上位後更是恐怖,這樣的故事在許多影視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藝術來源於生活,歷史遠比生活精彩與殘酷。上一章的啟示:凡是透過不法手段上位的人,縱是事前說的再好聽,事後其行為更甚於前者。在韓非子時代,君主地位的鞏固與權威的建立,決不是一張紙或一個位子、一方玉璽所決定的,那需腥風血雨的歷程,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太后與新君主為了坐穩君位,獨撐大權,經過種種殘酷的鬥爭才實現“令無不行,禁無不止”這才是君主權威的體現,也是位子坐穩的表現。而一旦位子穩了,他們的奢淫的行為遠過於先君“男女之樂不減於先君”,正是由於這種超越禮法沒有約束的肆無忌憚,證明“擅萬乘不疑” 獨掌國家大權無疑了。可見,權力的代價與誘惑有多大。
“欲其君之蚤死”這是沒有儒家禮教和法家律法作為治國策略的結果。但,既使有,這樣的故事依然在發生,只不過沒有那麼肆無忌憚罷了。文明,也需要時間的積累,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政權與領導人的更替,是人類文明最高的表現。像“欲其君之蚤死”的更替方式,是多麼的殘酷,只有在動物界才會透過暴力的方式來實現領導人的更替。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人真的是有猿演變而來。也許,這才是生存的本能。
今天韓非子接著《桃左春秋》曰:“人主之疾死者不能處半。”繼續講“欲其君之蚤死”的問題。人都是一樣,只是得道先後罷了,這就是差異產生的原因。對於《桃左春秋》中的說法,韓非子對照現實認為“人主弗知,則亂多資。”意思是君主不懂得這個道理,奸臣作亂就有了更多的憑藉。有句話說:你被騙是因為你傻。是這個道理,君主被害,就是因為君主不懂被害的道理,反過來說就是君主不懂為君之道。君主與奸臣之間是一個博弈的關係,鬥智鬥勇,誰的智慧與勇氣大一些,誰就會取勝。所以,君主要不斷的學習和歷練,深悟以“虛靜”為核心的為君之道與以“獎罰”為二柄的御人之術,熟練應用“律法”與“文化”,才能坐穩君位。上一章中太后與新君主能實現“擅萬乘不疑”,這實屬不易。
君主不懂為君之道,處理不好與臣子的關係,侵佔了臣子的利益,必然會引發臣子們的不滿,結果就是大多數臣子認為君主死了,會對自己有利,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君主就很危險了。所以韓非子說,故曰: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發生過,由於君主昏庸無能,聽信饞言,侵害了絕大數臣子的利益,讓極少數臣子騰達,結果將自己陷於危險之地。這應該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君臣版。說到底,還是要“人主知則亂不生”。
【人主弗知,則亂多資。故曰: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在公司管理中,日常生活中,如想“立於不敗之地”,還是要多學習多歷練,不作第一個得道的人,也不作最後一個得道的人,最好是在30歲前得道,這和三十而立是一個道理。遠離邪惡就是聰明,尊從上帝就是智慧,這就是得道。適應環境,順勢而為,努力生長。
紅林悟道《韓非子-備內》第七章 知與資
紅林悟道《韓非子-備內》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君主的正配妻子與嫡生太子在君主死後成為太后與君主的事。因前文說過妻兒“欲其君之蚤死”盼著君父早死,所以君主的死因細思極恐,也就能知道他們上位後更是恐怖,這樣的故事在許多影視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藝術來源於生活,歷史遠比生活精彩與殘酷。上一章的啟示:凡是透過不法手段上位的人,縱是事前說的再好聽,事後其行為更甚於前者。在韓非子時代,君主地位的鞏固與權威的建立,決不是一張紙或一個位子、一方玉璽所決定的,那需腥風血雨的歷程,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太后與新君主為了坐穩君位,獨撐大權,經過種種殘酷的鬥爭才實現“令無不行,禁無不止”這才是君主權威的體現,也是位子坐穩的表現。而一旦位子穩了,他們的奢淫的行為遠過於先君“男女之樂不減於先君”,正是由於這種超越禮法沒有約束的肆無忌憚,證明“擅萬乘不疑” 獨掌國家大權無疑了。可見,權力的代價與誘惑有多大。
“欲其君之蚤死”這是沒有儒家禮教和法家律法作為治國策略的結果。但,既使有,這樣的故事依然在發生,只不過沒有那麼肆無忌憚罷了。文明,也需要時間的積累,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政權與領導人的更替,是人類文明最高的表現。像“欲其君之蚤死”的更替方式,是多麼的殘酷,只有在動物界才會透過暴力的方式來實現領導人的更替。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人真的是有猿演變而來。也許,這才是生存的本能。
今天韓非子接著《桃左春秋》曰:“人主之疾死者不能處半。”繼續講“欲其君之蚤死”的問題。人都是一樣,只是得道先後罷了,這就是差異產生的原因。對於《桃左春秋》中的說法,韓非子對照現實認為“人主弗知,則亂多資。”意思是君主不懂得這個道理,奸臣作亂就有了更多的憑藉。有句話說:你被騙是因為你傻。是這個道理,君主被害,就是因為君主不懂被害的道理,反過來說就是君主不懂為君之道。君主與奸臣之間是一個博弈的關係,鬥智鬥勇,誰的智慧與勇氣大一些,誰就會取勝。所以,君主要不斷的學習和歷練,深悟以“虛靜”為核心的為君之道與以“獎罰”為二柄的御人之術,熟練應用“律法”與“文化”,才能坐穩君位。上一章中太后與新君主能實現“擅萬乘不疑”,這實屬不易。
君主不懂為君之道,處理不好與臣子的關係,侵佔了臣子的利益,必然會引發臣子們的不滿,結果就是大多數臣子認為君主死了,會對自己有利,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君主就很危險了。所以韓非子說,故曰: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發生過,由於君主昏庸無能,聽信饞言,侵害了絕大數臣子的利益,讓極少數臣子騰達,結果將自己陷於危險之地。這應該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君臣版。說到底,還是要“人主知則亂不生”。
【人主弗知,則亂多資。故曰: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在公司管理中,日常生活中,如想“立於不敗之地”,還是要多學習多歷練,不作第一個得道的人,也不作最後一個得道的人,最好是在30歲前得道,這和三十而立是一個道理。遠離邪惡就是聰明,尊從上帝就是智慧,這就是得道。適應環境,順勢而為,努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