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48488031778
-
2 # 痿症專家劉泉鵬
脊髓空洞症是在各種病因的基礎上,緩慢的,進行性發展的脊髓退行性病變。在致病原因的影響下,脊髓中央管逐步擴大或形成管狀空腔,周圍膠質細胞增生,引起受累脊髓階段的神經損害症狀。臨床上以痛覺、溫度覺減退或消失,而觸覺和深感覺保留的分離性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相應節段的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兼有脊髓長束性損害和神經營養障礙。典型的表現,除了上述的感覺異常之外,常在相應的脊髓空洞節段出現受累肌肉無力、肌力下降,臨床上尤以雙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時可形成爪形手。植物神經損害症狀,可以表現為面板少汗、溫度降低、指甲角化過度等。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慢性且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疾病,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萎縮,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也給病人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
導致脊髓空洞症的原因有:
1、先天發育異常。因脊髓空洞症常併發其它先天性異常如顱底凹陷、小腦扁桃體下疝、脊椎裂、脊柱側彎畸形等,以及常有家族發病的傾向,故認為脊髓空洞症與遺傳因素有關。
2、腦脊液動力異常。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無統一的認識,臨床工作中常見顱頸交界區的先天性畸形合併脊髓空洞症(以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最為常見),空洞多見於頸段和上胸段脊髓內。一般認為小腦扁桃體下疝使該部位腦脊液迴圈不暢,導致脊髓受損形成脊髓空洞症。另外,脊髓損傷、腫瘤等均可引起脊髓空洞症形成。
3、血液迴圈異常。由於供應脊髓的血液特迴圈異常,如脊前動脈受壓或脊髓靜脈迴流受阻而引起脊髓內組織的缺血、壞死、液化,最後形成脊髓空洞症。
4、腦脊髓流體動力學理論:有人認為由於先天性第四腦室出口閉塞,致腦脊液迴圈障礙,腦脊液搏動壓力不斷衝擊脊髓中央管,導致脊髓中央管不斷擴大,最終形成空洞。
5、強調脊髓空洞症為脊髓呈管狀空洞,由頸段上下延伸許多節段,應看作與脊髓中央管單純囊腫不同,空洞積水更適用於後者,認為本病是脊髓背中線發育畸形的結果,空洞腔可與中央管交通,空洞內襯可見室管膜細胞,囊內液與CSF類似。也有人認為本病因膠質細胞增殖,其中心部壞死形成空洞。
6、脊髓空洞可繼發於脊髓外傷、脊髓神經膠質細胞瘤、囊性病變、血管畸形、脊髓蛛網膜炎、脊髓炎伴中央軟化等病症。
治療脊髓空洞症專家建議可以採用中醫中藥辨證療法,其中空洞康復湯正是運用脊髓空洞症的肌肉萎縮、相應節段痛溫覺消失,觸覺和本體覺相應保留,肢體癱瘓及營養障礙等臨床表現,能夠活血鎮痛,通脈透骨,迅速活化病變部位的缺血缺氧狀態,改善脊髓的病態腫脹,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脊髓神經修復酶能夠直達病灶,迅速修補損傷的神經細胞,興奮中樞神經細胞,消除並抑制炎性水腫,使觸覺逐漸恢復,明顯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痙攣、僵硬、萎縮等症狀,同時使脊髓周圍的神經重新連線縫合後,重建神經網路。改善病灶處的脊髓、骨骼、肌肉組織細胞的活性,增強供血供氧的能力,營養骨膜增強韌帶組織柔韌性,從而增強機體組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