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霞孤鶩i

    1、“祖餞”——先秦時期屬“行祀禮”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請酒送行,古謂“餞飲”,是古代最為常見的一種送別方式,至今仍流行。這種送別方式一般在遠行者上路前舉行,最早源於先秦時已流行的一種叫“祖”的風俗

    “祖”,原本是出行時祭祀路神的行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稱:“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後來乾脆將送行喝酒稱為“祖”,東漢學者鄭玄即稱:“將行而飲酒,曰‘祖’。”

    “祖”,又稱“祖行”,在先秦時屬“七祀”(或“五禮”)之一,為“行祀禮”,時人出行必不可缺。

    “祖行”頗為講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式,多在驛館內或路邊設帳,擺上酒筵,稱為“祖帳”,也稱“祖餞”、“祖席”、“祖筵”等。盛行於唐朝文人中間。

    留別金陵諸公

    —李白(唐)

    五月金陵西,祖餘白下亭。

    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李白的這首詩記述的則是他當年離開南京時南京友人在白下亭為他送別的情況。

    2、“折楊柳”——漢代已形成的送別風俗

    “折柳送別”風俗的形成,與時節和柳本身均有關係。柳樹是中國古老的原產樹種之一,生命力極強,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樹的主力樹種之一,路邊河畔都可見到柳樹。古人送別親友,從路邊生機盎然的柳樹上折一枝柳條相送,就是希望遠行人能像楊柳一樣,很快適應,隨遇而安。

    “折柳送別”流行於漢代,記錄漢代都城長安和畿輔地區地理狀況的古籍《三輔黃圖》記載:“灞橋在長安城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南北朝時期,“折楊柳”之俗已風行各地,南方與北方都出現了以“折楊柳”為題目的詩文。比如南朝簡文帝蕭綱的《折楊柳》這樣寫到:“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

    隋唐時期,“折柳相送”已成為古代中國文人贈別的普遍現象。可以從《送別詩》這首詩中可以看出。

    送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因為折柳相送盛行,從古籍《三輔黃圖》中可以看出,在當年送別最集中的灞橋,附近的柳樹條都被隨手摺光了。因為無法折到長柳枝,唐詩人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詩中只好解釋道:“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為此,白居易《楊柳枝詞八首》(其七)呼籲:“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3、“攀花”——唐代流行的送別風俗

    “攀花”,就是採折花草。宋王安石《杖策》詩中就有“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古人喜歡攀花弄草。在唐朝已頗為流行。

    送呂少府

    —戴叔倫(唐)

    共醉流芳獨歸去,故園高士日相親。

    深山古路無楊柳,折取桐花寄遠人。

    從戴叔倫的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由於路邊沒有柳樹,他便隨手摺了桐花送給遠行的友人。

    所以古人送別時不僅只會送柳枝,也會送各種各樣的花來表示送別之情,望遠行的友人能夠一路順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夜》表達杜甫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