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周讀書

    《左傳》記載:“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棄諸堤下。”

    說的是宋華人芮司徒的老婆生了一個渾身通紅,長滿毛髮的女嬰,芮司徒就把孩子丟棄在河堤之下。

    芮司徒的女兒是個典型的毛孩,按照進化論的解釋,屬於返祖現象。

    兩千多年的春秋時代,人們對遺傳、生物知識一無所知,把這種現象視為不祥之兆,害怕給家人帶來災難,所以會把一些怪胎丟棄掉。

    芮司徒的女兒被丟棄後,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個善良的老太太,此人是宋國國君宋平公子成的母親伯姬。

    伯姬的侍女在河堤下發現了了毛孩,就抱回宮中,老太太看她很可憐,就留在宮中餵養,取名“棄”。

    宋平公有一天晚上向母親問安,伯姬就留兒子一起吃晚飯。

    母子共進晚餐的時候,一旁服侍的小女孩引起了國君的注意,他看著女孩,情不自禁說了一句:“美!”

    伯姬當然明白兒子誇讚女孩的言外之意,於是就給兒子講女孩的身世:

    “這孩子叫棄,是我的侍女在河堤下面撿回來的,小時候渾身通紅,長滿毛髮,誰成想長大後出落得花容月貌。”

    母子吃過晚飯,伯姬就把女孩棄送給兒子作妾,棄雖然出身卑賤,卻得到了宋平公的寵幸。

    宋平公大概對白嫩光滑的面板產生了審美疲勞,對滿身長毛的奇女子產生了濃厚的性趣,不久生下了兒子子佐。

    受母親遺傳基因影響,子佐生來長相奇特,《左傳》稱他:“惡而婉”,長得醜陋,但是性情溫婉,脾氣好。

    宋平公的太子叫子痤,他很討厭自己身邊兩個侍臣——內師太監伊戾、左師向戌,棄夫人藉此大作文章。

    有一天,棄夫人的僕人正在遛馬,向戌問他馬的主人是誰,僕人告訴他是君夫人的。

    向戌一臉疑惑:“誰是君夫人?我咋不知道呢?”

    僕人回去之後把遇到向戌的事兒告知了棄夫人,棄夫人立即派人追趕向戌,送給他錦緞、寶馬和美玉,同時很謙虛地向他問好。

    向戌尊稱棄夫人為“君夫人”,行禮之後,欣然接受了賄賂。

    公元前547年,宋太子痤會見楚國客人,沒有帶侍臣伊戾同行,伊戾就找到宋平公,強烈要求參與會見。

    宋平公說:“太子不是很討厭你嗎?”

    伊戾回答:“太子與客人見面需要有人服侍,我是侍臣,理所應當前往。”

    宋平公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伊戾到了太子與客人會見的地方,偽造了一份太子與楚華人的盟書,然後馬不停蹄回到國都向國君誣告太子謀反。

    宋平公不相信,就找到棄夫人和向戌諮詢,這倆人表示確有此事。

    好人都是被證人害死的,宋平公暴跳如雷,下令囚禁太子痤。

    太子痤感到很冤枉,就派人請弟弟子佐救助,併發誓說:如果子佐中午趕不到,自己只能一死了之。

    向戌截住子佐,故意胡吹神侃,拖延時間,使子佐中午未能及時回覆太子,太子絕望後自殺而死。

    太子痤死掉了,子佐順理成章成為新一任太子。

    公元前532年,太子佐順利接班,成為宋國新一任國君——宋元公。

    母以子貴,曾經的毛孩——棄夫人成為了宋國最尊貴的女人。

  • 2 # 倔強的m

    出自司馬遷《史記.管宴列傳》:“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指禍患處理得當,壞事變好事!

    我感覺因禍得福,是事情的兩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

    也許禍難之後,你會增長了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對你來說難道不也是一種福氣。

  • 3 # 我叫記不註

    想說個寓言故事:曾經有個國王和丞相是知根知底交心的好朋友,有一次他們去打獵,國王不小心被獵物傷害到失去了一個手指,回來兩個人一起喝酒談心,國王覺得自己受傷了理應得到丞相的安慰和關心,結果丞相說:這定是上天安排好的,也沒什麼!國王聽後大怒,覺得丞相無情無義,於是就把他關進了大牢,關丞相的期間,國王又出去打獵,結果被森林的一群野人抓到,要拿位高權重的國王祭祀,後來發現這國王手上竟然少一跟手指,覺得祭祀一個不完美的祭品,天神一定會發怒懲罰,於是就把國王給放了,國王回去後直奔大牢,跟丞相說了遇險的過程,是因為少一根手指才得以脫險,國王問丞相是不是很生他的氣,丞相笑笑說:那天我要與你一起,被砍頭祭祀的人一定是我,比起沒命,我寧願坐牢!國王說:看來真是上天安排好的,兩人就這樣又和好如初了!

    當然現實中也有很多人物事蹟,比如貝多芬耳朵失聰以後,他沒有就此頹廢消沉下去,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他在與病魔的抗爭中從不屈服。他把木棍放在嘴裡和鋼琴上,透過木棍的骨傳導,他失聰後完成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名曲《命運交響曲》!

  • 4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大多數人都是從“塞翁失馬”的角度來理解因禍得福的,因為失了一匹馬又帶回來很多馬,大家把這個稱為因禍得福。但我想應該還有其他角度可以解讀。

    因禍得福,這個成語為何能夠成立?

    一、禍與福不在同一時間點上

    是因為禍與福不在同一時間點上。禍在前,福在後。禍是因,福是果。禍導致了福,所以稱為因禍得福。

    二、因果不定

    所有的事情都是動態的,好壞一直在變化。禍可以變成福,福可以變成禍。因為一切都是動態,因果性其實我們並不能分得很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所以是否我們看見的禍導致的福,並沒有必然性。很多人都會失去一匹馬,但不一定能帶回很多匹馬,這裡面的“因”太多,每個因都會如蝴蝶效應般產生很多的果,不能確定是我們看見的禍導致了福。

    三、福與禍在同一時間點

    1、前面的因禍得福不在同一時間點,而如果在同一時間點,有沒有可能因禍得福呢?

    比如一個人出了車禍,汽車撞壞了,人沒有事,消極的人就會覺得這是一個禍,在這同一時間點上,他就不會覺得是福。而換成另一個積極的人發現自己沒事,就特別感恩,覺得自己特別幸運,這時的車禍就成了福。

    2、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這也是在同一時間點,雖然說是“後福”,但時間卻不在先後,這個“後福”是他想出來的,他覺得大難不死,就必有後福,這是活在期待活在希望裡,雖然後福還沒有實現,但此時心態上已經發生改變,已經充滿希望,所以在發現大難不死時,因為對未來充滿希望,福也在同一時間發生了。

    所以,綜上所述,因禍得福可以發生在時間的先後,也可以發生在同一時間。因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緣故,不能確定是哪種禍導致了哪種福。

  • 5 # 華哥雜談

    “因禍得福”、“禍福相依”既體現了儒家中庸之道,又體現老子陰陽統一的辯證法。這樣的處事為人之道充滿著中國式的智慧,類似的還有“居安思危”等。

    雖然工業革命以來,西方“非黑即白”、“零和博奕”做思考方式佔了上風,西式哲學也大行其道,但現代文明帶來的越來越多的問題,讓全世界都在思考陰陽相生、和諧生存的中國古代哲學,這或許將成為未來人類共同的生存法則。

  • 6 # 娛樂生活菌愛花

    我不認為禍福相倚具有絕對性,有時候的禍僅僅是禍。禍福也不具備平衡性,有可能小禍得大福,有時候大禍也僅僅得到小福,甚至因大禍而一無所有 。要想因禍得大福,實在不易,這僅僅是小機率事件罷了。如果福是需要用禍患交換,那我寧願沒有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一個月,肚子會有多大?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