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匕見】(tú qióng bǐ xiàn):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處:《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例句:戰爭一觸即發,打入敵方的密探,生怕圖窮匕見,在混亂之中逃跑了。【先發制人】(xiān fā zhì rén):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後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出處:《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例句:想不到對方一出手,就先發制人將他的軍。【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例句: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後一搏。【完璧歸趙】(wán bì guī zhào):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例句:今晚我要去約會,權借西裝一穿,明早一定完璧歸趙。【怒髮衝冠】(nù fà chōng guān):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處:《莊子·盜蹠》:“盜蹠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例句:聽到那個律師在講演中汙衊我們的祖先,大家都氣得怒髮衝冠。【招搖過市】(zhāo yáo guò shì):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例句:她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不免被人側目而視。【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指越多越好。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例句:在正常情況下,軟體最好還是多多益善。【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例句:要成功就得付諸實行,單靠紙上談兵是不行的。【鴻鵠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比喻遠大志向。出處:《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例句:只要我們萬眾一心,鍥而不捨,中大的鴻鵠之志,終必得竟其成!【約法三章】(yuè fǎ sān zhāng):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出處:《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例句:我已經和加布裡埃爾約法三章了,他願意遵守,每一條都願意。
【圖窮匕見】(tú qióng bǐ xiàn):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處:《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例句:戰爭一觸即發,打入敵方的密探,生怕圖窮匕見,在混亂之中逃跑了。【先發制人】(xiān fā zhì rén):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後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出處:《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例句:想不到對方一出手,就先發制人將他的軍。【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例句: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後一搏。【完璧歸趙】(wán bì guī zhào):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例句:今晚我要去約會,權借西裝一穿,明早一定完璧歸趙。【怒髮衝冠】(nù fà chōng guān):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處:《莊子·盜蹠》:“盜蹠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例句:聽到那個律師在講演中汙衊我們的祖先,大家都氣得怒髮衝冠。【招搖過市】(zhāo yáo guò shì):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例句:她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不免被人側目而視。【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指越多越好。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例句:在正常情況下,軟體最好還是多多益善。【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例句:要成功就得付諸實行,單靠紙上談兵是不行的。【鴻鵠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比喻遠大志向。出處:《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例句:只要我們萬眾一心,鍥而不捨,中大的鴻鵠之志,終必得竟其成!【約法三章】(yuè fǎ sān zhāng):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出處:《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例句:我已經和加布裡埃爾約法三章了,他願意遵守,每一條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