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32823076892

    如果是金戒指、金項鍊、金鑲玉、彩條金等產品,不建議客戶拿來變現。因為銀行通常對非本行黃金產品的回購檢測屬於破壞性檢測,將採取火熔技術。換言之,黃金產品經檢測後無法還原,客戶需慎重決定。且只有與客戶簽署回購協議後,銀行才會啟動檢測流程。檢測成色若在AU99.0以下的,銀行將向客戶退還黃金產品。

    然而,若從純粹變現角度來做比較,透過黃金回收店進行交易的“水很深”。首先是黃金折現價格亂,雖說投資者每天可查詢黃金的即時價格,但不同的渠道回購價格相差不少,同一天的要價最高可相差15元/克之多。再就是嚴重的“缺斤短兩”,不僅出現了五家店給出五個資料的亂象,更有賣家五分鐘內稱出了32.92克到47.86克不等的重量,前後價差4500元之大,等於整整差了11克多的黃金。一旦消費者糊里糊塗地出售黃金,極有可能被店主狠宰一刀。

    如果為了握有“真金白銀”,可購買題材好的金條或金銀幣;收藏題材一般的話,市民應該問清能否回購,並且首選買賣差價較小的品種。此外,市民購買了銀行的實物黃金,必須儲存好當初的購買單據、發票等資料;銷售憑證上的編號必須與要辦理回購的金條編號一致;實物黃金的包裝應保持完好,黃金不能有劃痕或破損等,如黃金出現破損,將很難變現。

    雖然現在也有一些地下的黃金回收渠道,但若要保證交易的絕對安全,個人賣出工藝金似乎就只能透過拍賣或讓原廠回收等有限的途徑。

    從很多買方的心理看,他們一方面希望拿到的黃金產品樣子要好看,另一方面又希望產品有投資、保值的功能,這其實是沒搞清楚消費和投資的區別。

    一般來說,黃金廠家回收的是舊金,一旦回收,工藝金條的藝術價值就“清零”了,不論回收什麼,都是要被熔掉的原料。就如同一本《資治通鑑》,即便它是用極名貴的紙張印刷的,但一旦運到舊品收購站,它的價格就急轉直下。

    當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且金條在回收時,其折舊已算是非常小了,只不過對期望藉助它盈利的人來說,心理落差非常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的長膠與短膠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