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66406496409

      所謂俱樂部(Club),就是由企業經營者出面組織,會員在自願、互助、互惠的基礎上自主參加,並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的自由協會或團體。“俱樂部”這個詞是日本人對英文Club的音譯。   俱樂部對於顧客的功能:   

    1.社交功能:比如:以運動為主要活動內容的俱樂部,就具有良好的社交功能。許多人參加團體運動專案是為了運動中那種親密無間的情誼及希望有一個歸屬。   

    2.娛樂功能:俱樂部成員的一個重要活動內容就是娛樂。   

    3.心理功能:成功的俱樂部能夠起到滿足安全、地位、社交這三種需求的作用。   

    4.力量功能:一個人一旦成為某一俱樂部的成員,就可能樹立更強的信心,感到集體力量的強大   俱樂部可以是盈利性組織,只要經過工商部門註冊就行。從某種意義講,俱樂部比較容易活動,只要有幾個合得來,商量好就可以幹,沒有許多規定,限制,可以看作是私人間的活動。雖然也有章程,但是更多的是個人意思的表達,隨意性較大,不像協會是集體的,要照章辦事。   可樂部   可樂部是源於中國的新造詞彙,等同於英文中“Club”音譯。“club”在引入亞洲的時候,由日本人翻譯成“俱樂部”,並沿用至今。“俱樂部”這個概念傳到亞洲後,形成了兩種側重點不同的理論及實踐,分別以日本和中國為代表。日本側重於強調俱樂部的主體——人群,中國側重於強調俱樂部的載體——場所,而雙方共同強調的是活動內容。   創造詞“可樂部”與“俱樂部”不同之處在於“可樂部”強調一個新時代的精神,可樂部崇尚的是一種開放、自由、平等的精神,讓每個人都可以組建自己的可樂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快樂的空間。   真理源於對話!“Truth grows in conversation!” 可樂部強調了對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可樂部既是一個場所,也是一群愛好習慣相近的人,更是一種追求真理的表白。   凡物皆有可樂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蘇軾(1037~1101)   大約一千年前,蘇軾就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麼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蘇軾強調的可樂精神,是一種哲學世界觀,就是一種大眾化的思想,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值得快樂的地方”。   俱樂部的起源   俱樂部文化起源於英國,17世紀的歐洲大陸和英國,當時的紳士俱樂部源於英國上層社會的一種民間社交場所,它們往往都有數百年的歷史。這種俱樂部的內部陳設十分考究,鋤古香古色的房間和美輪美奐的裝飾,俱樂部內都還設有書房、圖書館、茶室、餐廳和娛樂室。俱樂部定期組織社交活動外,還向會員提供餐飲、銀行保險、聯絡和接洽等各項服務。以前,標準的英國紳士是不會隨便下館子、去銀行的,他們總是在自己的俱樂部裡完成這些事情。就連寫信、寫短箋他們也都儘量用所在俱樂部的紙張,因為這樣才得體。在傳統的英國俱樂部中,英國紳士良好的教養、優雅的傳統及對生活的高雅品位都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可以說在英國社會,一個人擁有多少知名俱樂部的會員資格是此人社會地位高低的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使松大的毛衣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