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雲卿

    作為詩詞賞析的入門書籍,我推薦葉嘉瑩先生的《迦陵論詩叢稿》、《人間詞話七講》、 等。這些書籍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探討和詮釋中國古典詩詞。語言典雅細膩,條理清晰,解讀非常詳實。她精通古典文學的同時,又融入了很多西方的文學理論知識,因此見解獨到,卓然成家。

    她的詩詞理論的核心觀點可以用她自己的一段話來概括:

    “中國詩歌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視‘興’的作用。‘興’,意思是在人的內心有一種興起,有一種感動。除此之外,中國古典詩歌還有一個很可貴的傳統,那就是讓人心不死。”

    再深一點的話,我推薦顧隨先生的《駝庵傳詩錄》以及《古典文心》,這兩本書只堪細讀,對詩詞古文的點評精闢有骨力,所謂骨力,不在言外見之。其神理,要掩卷而三思之。

    如他所言:“學七律當少讀放翁詩,蓋放翁詩少唐人渾厚之味,而人最易受其傳染,應小心......”

    他的詩論,不僅有對詩詞的賞析,還有關於詩詞創作的具體技巧。

    如關於雙聲疊韻的運用其曰:

    “雙聲疊韻確可增加詩的美,但弄壞了,就成繞口令了。句中兩字相連成一詞的,用雙聲疊韻好,否則不好。詩句中五字句,第一、二、三、四字,一、二兩字可用,三、四兩字可用,若二、三兩字用雙聲疊韻就不好了。......如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蕭蕭”好。如第五字是單字,則五、六兩字不可用,如杜甫:漏洩春光有柳條。(《臘日》)“有”是單字,“柳條”是一詞,而句中“有”與“柳”疊韻,故不好;且“有”上聲,“柳”上聲,不好。故意學此,大可不必。”

    此外,他的詩評,還摻雜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如評價曹孟德和杜工部其曰:

    “杜工部一直到晚年還是破碎,曹孟德則不然,對情操有訓練。杜工部是放縱,先不必談他處世之成敗。我們不是不談成敗、利鈍、是非、善惡,唯與世俗所謂成敗、利鈍、是非、善惡不全同。對於情操不加訓練,在人生就該是失敗者,姑不論其成敗本身即是苦惱。不過老杜擔起來了,故尚不失為英雄。欲能矛盾成調和……老杜雖不為至上,仍為大師。”(《駝庵傳詩錄》)

    當然,學會詩詞賞析比詩詞創作更難。

    更要懂得兼併包容,博採眾長。

    因此,僅僅是葉嘉瑩和顧隨先生的書是不夠的。

    嚴羽的《滄浪詩話》,這本書提出“興趣”一說,不可不讀,背誦於心最佳。

    王士禛的《漁洋詩話》,提出“神韻”一說,亦不可不讀。

    還有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提出“境界”一說,亦不可不讀。

    甚至“境界”說的提出,要高於“神韻”、“興趣”兩說。一個人,做人有了境界,其詩才會有境界。

    《人間詞話》這本書,原先年少時,是看不太懂的。就像某些人說“納蘭性德是北宋以來第一詞人”,就完全沒有看懂王國維的詞論。

    以上三本書,儘管他們的理論都有各自的缺陷,但他們提出的這些學說,是構建詩詞理論非常重要的基底。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好的詩詞選本,比如龍榆生的《唐宋名家詞選》,施蟄存的《唐詩百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管炎引起的胃痛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