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播炎楓

    英雄,指見識、才能或作為非凡之人。三雄之中,聲譽最佳。《三國志·孫權傳》記陳壽做評語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又裴松之注引《吳歷》記建安十八年,曹孟德率軍號稱步騎四十萬攻孫權於濡須,孫權率眾七萬御之,相持一月有餘。曹孟德見孫權舟船器仗軍伍嚴整,不可侵犯,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乃撤軍還。據此,孫權稱英雄,當之無愧。然而,雖然孫權量力周旋,善保江東,成鼎立之一足,實屬不易;但無論就志向抱負,還是文韜武略,乃至進取精神,以及對後世的影響而言,孫權都在曹孟德、劉備二人之下。“英雄”排名實居最末。

    梟雄,雄傑之謂,含有兇狠專橫的意思。稍帶貶義。名聲不如英雄好聽,但相較帶有一股強悍之風。《三國志·周瑜傳》記劉備赴京口見孫權,周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建議孫權扣留劉備,不使其返。按一部《三國演義》,劉備是被極力頌揚的人物,一舉一動都透著“仁義”二字,似與“梟雄”的稱謂不符。其實,歷史上的劉備少好結交豪傑,早年起義兵討黃巾,有雄才而不甘居於人下,敢於見利忘義,“梟雄”之稱雖出自敵口,但還算公允。劉備寄居曹孟德門下時,曹孟德曾從容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耳。”可見劉備之雄。較之曹孟德、孫權,“梟雄”雖不及“奸雄”,但勝過“英雄”。

    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亂是非的辯士,後來多以奸雄指富於權詐、才足欺世的野心家。三雄之中,以奸雄名聲最差,足以使人切齒。《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晉人孫盛《異同雜語》記曹孟德未出道時曾去拜見名士許子將。許子將在汝南主持一個“月旦評”,即每月月初開一次會,評論當時人物,影響極大。凡是得到許子將肯定或讚揚的人物,身價即刻大增。曹孟德問道:“您看我是怎麼樣一個人?”許子將笑而不答。曹孟德再問,許子將說出這樣一句話:“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孟德聽罷大笑。這就是曹孟德“奸雄”稱號的由來。《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記述了這件事。即開篇就用“奸雄”二字將曹孟德定為亂臣賊子,予以徹底否定。其實,歷史上的曹孟德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分裂混亂的三國時期,對統一中國北方,曾起過很大的作用,是三國時期最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三雄之中,“奸雄”的否定意義最強,但若論歷史地位與個人才能,“奸雄”曹孟德遠遠超越了“梟雄”劉備與“英雄”孫權。

    徵之史籍,各有出處。

    說曹孟德少時去見曾任三公的橋玄,橋玄對曹孟德說:“天下不久將要大亂,群雄爭鬥。

    原來關於曹孟德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說法不一。橋玄與許子將的說法到底誰更可信呢?眾所周知,自古亂世出英雄,奸賊的出現則無關治世亂世。如此說來,曹孟德為“亂世之英雄”更合乎邏輯。《三國志·武帝紀》記陳壽為曹孟德作評語曰:“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所以,橋玄“亂世之英雄”的評價應為正確之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末期日本彈盡糧絕,美國為何還要用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