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來之城

    4月1日愚人節,可以看看社會反響。如果沒什麼問題那就這麼定了,如果有什麼不好的結果,那麼打哈哈,作為愚人節玩笑全民娛樂一下也就這麼過了。

    當然愚人節是玩笑說法,人家新天皇5月1日即位,提前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什麼印刷製品了,相關文案修訂了,即位典禮的各項事宜,提前一個月確認釋出,才有時間充分準備。特別是義烏那邊,要提前設計、制模、生產、運輸等等,事情還是不少的。

    別人自己家裡的事情,咱們處理賺錢就少摻和了,到時候象徵性的發個賀電就行了。

  • 2 # 真實星球

    日本天皇年號一般是在新天皇繼位之後才宣佈並立時採用,比如即將退位的平成天皇在其父昭和天皇駕崩的次日即1989年1月8日宣佈改元為平成。而此前日本保守派議員也曾建議安倍不要在4月1日公佈年號,而應在新天皇繼位的當天在正式改元,但安倍並未理會。原因則是日本政府考慮到更改年號涉及廣泛,可能會對民眾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才提前一個月宣佈年號。

    如今的日本,從政府到公營機構、普通企業,甚至在日外企都採用的日本年號紀年,而非如今全球通用的公元紀年(即基督紀年),比如需要政府公章落印的檔案、生活繳費時間等,都需要時間進行協調整理,更換新舊年號。

    當然更重要的是日本計算系統上的日期要確保圓滿更迭,否則不僅普通日本人會感到生活不便,甚至還會讓日本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可能涉及檔案簽署、政府訂單等諸多方面。

    日本年號“令和”何意?

    日本新年號令和,根據日方說法取自於該國最古老的詩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詩經。

    在《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歌三十二首”的序言之中,日本取“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句中的“令”、“和”二字作為年號,其中令字在此作“令月”之解,所謂令月既在該月“萬事皆吉”,而和字做和平、希望、團結之解。

    其中安倍如此解釋新年號的意義:“希望日本就如臘月梅花一般,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安然燦爛的度過寒冬。”

    年號傳統與中國的淵源

    中國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日本最早的年號則可以追溯到“大化革新”的大化天皇時期。中國官方歷來將年號更迭稱作“改元”,所以日本便稱“年號”與“元號”,但有所不同的是,中國年號更迭一般是在元月初一,此亦所謂“改元”的來歷,但日本卻將天皇更迭視作“元號”替換的時機。

    而日本新年號“令和”在中國《士冠禮》等古籍之中早有出現,甚至還可以追溯到中國漢代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的《歸田賦》中的一句“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而日本網民對此也感到神奇,因為日本是個地震多發國家,而新年號的典故也卻跟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有所關係。

    當然還有日本網友指出,萬葉集序言之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其實只是文人寫序的套話,本質上跟作文裡“今日週三,天氣晴朗”沒有本質區別,安倍政府想要去中國化,卻反而暴露了沒有文化的事實。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程費用中的措施費如何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