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20686403821

    赫爾巴特因其提出了“以教師為中心”相對比較傳統的教學觀念,因而被稱為“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對現代的影響比較大比較深遠,所以說赫爾巴特是現代教育學之父。

    生於德國奧登堡。他的幼年教育受益於母親和家庭教師,以後入拉丁學校,於1794年進耶拿大學。在學校內他研究康德、費希特等人的哲學著作;當時剛發表的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s,約公元前六世紀)關於一切存在都是統一的和不變的學說,給他很大的影響。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學課程之前,即去瑞士擔任一貴族的家庭教師;他對教育的興趣就是由這個職務引起的。他在1799年曾訪問過柏格多夫,與裴斯泰洛齊相識,這一認識給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並未接受裴氏觀點中的民主主義傾向。1799年以後,他停居在友人家專攻哲學;1802年在哥丁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隨後即在該校任教。1809年他應哥尼斯堡大學的聘請,繼康德之後,講授哲學與教育學,並創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於訓練教師,應用他的教育原理。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學任教,於1841年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兩個大學任教期間發表的。教育方面的著作有:(1)《論世界的美的啟示為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這是用嚴格的演繹方式,從教育目的開始,討論到它的假設,由假設達到完成目的的手段,側重於倫理學方面的發揮。(2)《普通教育學》(1806),分管理、教學、訓練三部分,表現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側重於心理學方面的闡述。(3)《教育學講義綱要》(1835),這是《普通教育學》的補充,對於前書中的心理學基本思想,有進一步的發揮,其他與教育有關的著作,尚有《裴斯泰洛齊的直觀初步的觀念》(1802),《公眾協作之下的教育》(1810),《學校與生活的關係》(1818),《關於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學的幾封信》(1831)《理想主義對於教育的關係》(1831)等。

    赫爾巴特是近代資產階級教育家中第一個企圖把教育學建立為一門科學的人;他想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基礎上建立教育方法論。由於他的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的哲學、心理學觀點,他沒有達到建立科學的教育學的目的。他用他的心理學論證了教育性教育原則,但是他在這裡誇大了知識對於情感與意志的決定作用。從他的“多方面興趣”學說出發,他為中小學規定了較為廣泛的教學內容,但他的保守主義表現在他把宗教與古典人文學科列在首要地位。他分析了教學過程,企圖在這基礎上建立他的教學論體系。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他的教育學說開始在德國流行,並逐漸影響及歐美各國。這主要是由於他的保守的政治態度投合著1848年革命以後德國統治階級的口胃;由於他的教育性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道德教育體系符合於當時統治階級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思想控制的要求。其次的原因是:當時中學教育正在發展;過去的教育學面對小學,而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對中小學都適用。教師們從經過他的門徒炮製過的“五段教學法”中找到了處理日常教學工作的現成處方。這造成了嚴重的教學中的形式主義;但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對課堂教學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鍛鍊身體的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