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hnd28005
-
2 # 使用者4513273315216
《登高》是首著名的七律。杜甫常年漂泊在外,飽經憂患,重陽節登高遠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達的八種悲是: 他鄉作客,一可悲。 經常作客,二可悲。 萬里作客,三可悲。 在萬木蕭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親朋不在,獨自登上高臺,五可悲。 登臺遠望,更添愁思,六可悲。 帶病登高,七可悲。 時光如流水,暮年已至,百年快盡,來日無多,這是八可悲。
並不是重複,而是逐次強化,讀大學時,我的古典文學老師認為,這一聯中有“十悲”。一悲:作客;二悲:常作客;三悲:秋時常作客;四悲:悲秋時常作客;五悲:萬里悲秋常作客;六悲:登臺;七悲:獨登臺;八悲:病中獨登臺;九悲:多病中獨登臺;十悲:百年多病獨登臺。萬里悲秋”是歷空間,“常作客”是歷時間;“百年多病”是歷時間,“獨登臺”是歷空間。因此這一聯作為對偶,非常工整嚴謹地排列組合了作為異質性的愁態的時空關係。這裡的 “秋”是必“悲”的,所以這裡的“悲秋”並不比“秋”更悲。因為譬如說帶有豐收喜悅意味的秋,根本不是這首詩觀照的範疇;這裡的“登臺”是必“獨”的。描寫“客居”與“登樓”之悲的作品古今汗牛充棟,老杜這一聯勝在圍繞兩個中心,構建了十層悲涼。讀詩句時的順序是從前往後,但琢磨時的順序卻需從後往前。圍繞“客居”與“登樓”,每增加一個修飾,悲的程度就增加一倍乃至十倍。直至“萬里”和“百年”這兩個極數出現,悲壯蒼涼之感便充盈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