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推崇雅頌等古詩歌,《論語.雍也》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說明孔子重視文藝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這種以中和為美及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美學觀點,也就使得孔子更注重雅樂在陶冶人們道德情操,促進人們性格完善上的作用。
孔子重視樂教。樂教是透過音樂、舞蹈、歌唱等藝術手段來進行的。孔子所說的“樂”,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樂”是一個綜合性的範疇,它包括音樂、歌唱、舞蹈、建築、繪畫、雕塑、儀仗等等,如孔子推崇的《韶》、《武》諸“樂”就是包括音樂、舞蹈、歌唱等在內的綜合性的“樂”。狹義的“樂”則是指音樂,《論語.泰伯》“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的“樂”就是指“音樂”。
孔子衡量“樂”的標準是“盡善盡美”,“子謂《韶》美矣,未盡善也”(《八佾》),朱熹解釋說:“《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美之實也”,鄭玄注:“《韶》,舜樂也,美舜自以德禪於堯;又盡善,謂太平也。《武》,周武王樂,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盡善,謂未致太平也”。盡善盡美,乃孔子所追求之最高理想。孔子盡善盡美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文藝思想的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除詩教、樂教、禮教外,孔子還重視環境對受教育者的影響。這裡包括有美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里仁》)擇居要擇美的社會環境。“知者樂山,仁者樂水”(《雍也》),就是指美的自然環境。
分析孔子的文藝思想,還應瞭解其藝術實踐活動。孔子精通樂理,“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罕》),很多資料表明,孔子不僅限於對文藝的瞭解,他本人還是一位很有修養的音樂家,既有一定的音樂演奏本領,還是第一位把音樂列為教育課程的老師,六藝中,‘樂’是其弟子們的必修課。
孔子的文藝思想,反映了他所處變革時代中複雜的矛盾,也給我們留下了富足的思想文化資源。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仁愛”思想在封建社會從來沒有真正實行過,但他追求理想的精神卻可以給當代的精神文化建設以深刻啟示。
孔子的文藝思想中有著歷史和階級的侷限,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力圖以樂教來建構完美和諧人性結構的思想,以樂成人的觀點確實又有著超載時代、超載階級的因素,可資我們利用。(“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以上供參考。
孔子推崇雅頌等古詩歌,《論語.雍也》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說明孔子重視文藝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這種以中和為美及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美學觀點,也就使得孔子更注重雅樂在陶冶人們道德情操,促進人們性格完善上的作用。
孔子重視樂教。樂教是透過音樂、舞蹈、歌唱等藝術手段來進行的。孔子所說的“樂”,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樂”是一個綜合性的範疇,它包括音樂、歌唱、舞蹈、建築、繪畫、雕塑、儀仗等等,如孔子推崇的《韶》、《武》諸“樂”就是包括音樂、舞蹈、歌唱等在內的綜合性的“樂”。狹義的“樂”則是指音樂,《論語.泰伯》“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的“樂”就是指“音樂”。
孔子衡量“樂”的標準是“盡善盡美”,“子謂《韶》美矣,未盡善也”(《八佾》),朱熹解釋說:“《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美之實也”,鄭玄注:“《韶》,舜樂也,美舜自以德禪於堯;又盡善,謂太平也。《武》,周武王樂,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盡善,謂未致太平也”。盡善盡美,乃孔子所追求之最高理想。孔子盡善盡美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文藝思想的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除詩教、樂教、禮教外,孔子還重視環境對受教育者的影響。這裡包括有美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里仁》)擇居要擇美的社會環境。“知者樂山,仁者樂水”(《雍也》),就是指美的自然環境。
分析孔子的文藝思想,還應瞭解其藝術實踐活動。孔子精通樂理,“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罕》),很多資料表明,孔子不僅限於對文藝的瞭解,他本人還是一位很有修養的音樂家,既有一定的音樂演奏本領,還是第一位把音樂列為教育課程的老師,六藝中,‘樂’是其弟子們的必修課。
孔子的文藝思想,反映了他所處變革時代中複雜的矛盾,也給我們留下了富足的思想文化資源。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仁愛”思想在封建社會從來沒有真正實行過,但他追求理想的精神卻可以給當代的精神文化建設以深刻啟示。
孔子的文藝思想中有著歷史和階級的侷限,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力圖以樂教來建構完美和諧人性結構的思想,以樂成人的觀點確實又有著超載時代、超載階級的因素,可資我們利用。(“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