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當時,徽班所唱的聲腔是以二黃為主。二黃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在徽戲“吹腔”和“高撥子”的基礎上演變成的“四平調”進一步發展變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十九世紀初年(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戲藝人李六、王洪貴等進京,並參加到徽班中演出。漢戲所唱的聲腔除了二黃之外,還有西皮。西皮是源於甘肅、陝西一帶的秦腔流傳到湖北襄陽地區後,與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的。徽、漢藝人的合作,二黃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響,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時,崑曲雖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藝術水平較高和受到當權者的支援,在北京戲曲舞臺上仍佔有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還有秦腔、京腔(由弋陽腔進京後演變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戲,都擁有一定的觀眾。徽班為了與崑曲、秦腔、京腔等劇種相對抗,適應北京觀眾的需要,在藝術上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在繼承徽調和漢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其他戲曲的長處,特別是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藝術,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步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1840年(清道光20年)以後,京劇正式形成。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角色行當也發生新的變化,擁有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其中,有被稱為老生“三鼎甲”的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程長庚對京劇的形成貢獻很大,對京劇後來的發展影響很大,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年(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舞臺上活躍著享有盛譽的老生“三傑”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等。其中,譚鑫培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創造了影響巨大的京劇“譚派”,曾形成“無腔不學譚”的局面。後世老生的很多流派,都是從譚派演變而出的。這時的京劇經常被招進宮廷內演出,逐步取代崑曲數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成為流行於全國的大劇種。由於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劇又曾被稱為“平劇”。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二黃曲調蒼涼深沉,長於抒發悲鬱激憤之情,分為正二黃與反二黃。西皮曲調活潑剛勁,長於表現昂揚歡快之情。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和吹腔。總之,京劇唱腔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
京劇的伴奏和配樂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即管絃樂,主要有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絃(以上稱為四大件),以及笛子、笙、嗩吶、海笛等。武場即打擊樂,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鐃鈸,以及堂鼓、水鈸、大鐃、鑔鍋、碰鐘等。
京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常演的有三四百個。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當時,徽班所唱的聲腔是以二黃為主。二黃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在徽戲“吹腔”和“高撥子”的基礎上演變成的“四平調”進一步發展變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十九世紀初年(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戲藝人李六、王洪貴等進京,並參加到徽班中演出。漢戲所唱的聲腔除了二黃之外,還有西皮。西皮是源於甘肅、陝西一帶的秦腔流傳到湖北襄陽地區後,與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的。徽、漢藝人的合作,二黃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響,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時,崑曲雖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藝術水平較高和受到當權者的支援,在北京戲曲舞臺上仍佔有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還有秦腔、京腔(由弋陽腔進京後演變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戲,都擁有一定的觀眾。徽班為了與崑曲、秦腔、京腔等劇種相對抗,適應北京觀眾的需要,在藝術上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在繼承徽調和漢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其他戲曲的長處,特別是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藝術,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步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1840年(清道光20年)以後,京劇正式形成。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角色行當也發生新的變化,擁有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其中,有被稱為老生“三鼎甲”的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程長庚對京劇的形成貢獻很大,對京劇後來的發展影響很大,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年(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舞臺上活躍著享有盛譽的老生“三傑”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等。其中,譚鑫培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創造了影響巨大的京劇“譚派”,曾形成“無腔不學譚”的局面。後世老生的很多流派,都是從譚派演變而出的。這時的京劇經常被招進宮廷內演出,逐步取代崑曲數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成為流行於全國的大劇種。由於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劇又曾被稱為“平劇”。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二黃曲調蒼涼深沉,長於抒發悲鬱激憤之情,分為正二黃與反二黃。西皮曲調活潑剛勁,長於表現昂揚歡快之情。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和吹腔。總之,京劇唱腔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
京劇的伴奏和配樂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即管絃樂,主要有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絃(以上稱為四大件),以及笛子、笙、嗩吶、海笛等。武場即打擊樂,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鐃鈸,以及堂鼓、水鈸、大鐃、鑔鍋、碰鐘等。
京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常演的有三四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