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42898638258

    《陋室銘》表達了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愛蓮說》表達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文章簡介: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透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擴充套件資料

    《愛蓮說》寫作背景:

    據清鄧顯鶴《周子全書》《年譜》記載:“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縣至於都,邀餘杭錢建侯(拓)、四明沈希顏遊巖題石,並有詩刻石。五月,作《愛蓮說》,沈希顏書,五摶篆額。錢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贛州府志》記有愛蓮書院,雲:“愛蓮書院在城北,其地原為督學試院,有周茂叔蓮池遺蹟。”又有愛蓮亭條目:“濂溪書院舊在東北玉虛觀左······”這些記載充分證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頤任虔州通判時,已建蓮池,並於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揮筆題寫《愛蓮說》。

    《陋室銘》寫作背景:

    《陋室銘》作於和州任上(824—826年)。《歷陽典錄》:“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圓一天吃多少合適,吃多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