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ydkg11575

    其實我認為,只要父母親認為兒子女兒是一個大人的時候,叛逆期就結束了。叛逆期的開始是孩子決定的(初中),叛逆期的結束卻是家長決定的(大學)。當體內的激素弄得孩子小鹿亂撞,父母孩子之間的矛盾會與日俱增,至於爆發的那一刻,也許是女孩和母親頂了嘴,甚至是男孩和老爸動了手。沒有錯,孩子們從孩童到青少年的美麗蛻變就是在孩子與父母的衝突中完成的,而且參與雙方都有不少的震驚甚至是傷心。這個時候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學生叛逆期為什麼家長不理解還經常沒事找事孩子叛逆期的開始,大人很難接受。父母不明白一向乖巧聽話的女兒為什麼會違背自己的意志,哥哥不明白一向是自己小跟班的弟弟為什麼會反對自己的指揮。雖然每個父母都早早聽說過叛逆期這個詞兒,但一般是過段時間才反應過來。控制慾強的父母會更加嚴格的管教,也有的父母認識到了孩子進入了叛逆期進而聽之任之。事實上這樣都是不對的。家長對叛逆期的孩子最好的做法是,逐漸的放權。“你可以晚點回家和同學多玩一會兒”,“你可以在週末多玩玩遊戲機”,“你可以和那個男生一起做作業”。在逐漸放權的時候,也要強調自己的底線,比如“一定要做完作業,否則不準吃飯”,“一定要把自己的房間打掃乾淨,否則不準吃飯”,“一定不要去打架,和流氓混在一起”,“一定不能穿短裙,除非我去世!”。在給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時,也要在原則性問題上寸步不讓。利用放權和管束讓矛盾處於一個相對於平衡的關係,家長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事不該做的,也就是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可敬的正義,什麼是可鄙的邪惡,這就是所謂明理是非(通常青少年在這方面能力較弱,所以會接受暴力是炫酷,犯罪是勇敢這類的高度錯誤。) ,另外還有至關重要的番外篇,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點,社交能力。你以為從不讓孩子出去和朋友玩而是在家裡彈鋼琴寫作業很有成就感?實際上青春期的社交活動受到抑制有可能毀了孩子一生(容易造成步入社會的社交危機。社交能力尤其是我們這樣的儒家文化的國家,社交能力和真本事同樣重要)。雖然孩子慢慢長成一個大人,但也要想方設法讓他處於正確的軌道上,不能讓他們野蠻生長,所以父母履行教育義務最艱難的時候是孩子的青春期。不瞭解叛逆期,控制慾過強,不能很好的處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無力應對孩子叛逆期錯誤的行為,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比如孩子離家出走啦,孩子厭學了,孩子早早的懷孕了,進拘留所了。叛逆其實是很美好的一個詞,叛逆期需要巨大的勇氣,是自我意識的集中輸出,也是生存的探索。叛逆期會吃到很多苦頭,幹很多傻事,追求自我的路上還會有孩子因為莽撞和拉風付出生命的代價,痛苦就是叛逆期的關鍵詞。如果孩子沒有叛逆期(更多的是被父母強勢壓制),會在日後的獨立生活,社會活動上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孩子的錯誤家長可以指責,但沒有權利對其徹底的否定(“你不是我的孩子,以後我再也不管你了”,父母對問題少年的話),孩子是個泥巴人,至於捏成什麼樣是大人的事,和小孩子無關(所以當孩子成年後具備一切認知,那時候他的犯罪父母就不用擔當了,就是這個道理),為人父母,任重而道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