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園美美

    現在的國際社會就像古代戰國時期,大國有大國的宏偉藍圖,小國有小國的小九九,戰國時老大,聯盟一個也不缺,美俄對立都想把印度拉到自己一邊,他就和土耳其一樣兩邊倒,趁有用時戰領帕什米爾,

  • 2 # 尖刀出鞘

    克什米爾的主權之爭,讓本是同個國家分裂出去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成為天然的世仇,而兩者也因為信仰與南亞大陸的影響力之爭,讓兩個國家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國家關係;印度近期宣佈廢除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原因有三:

    一、克什米爾地區的人們信仰伊斯蘭教居多,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恰恰是伊斯蘭教恐怖襲擊大規模爆發的源頭,從克什米爾地區滲透進入印度國內進行恐襲活動的次數逐年增加,雖然印度在該邦部署了大量的警力、人力,但是還是不能有效掌控這塊土地,甚至成為了恐怖襲擊的源頭;

    三、印巴雙方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要求,國際上一般採取中立政策,目前的原則是誰控制就是誰的,而印巴雙方也為了更加有效的管控目前佔有的克什米爾地區,雙方都在該地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力量,而克什米爾民眾的信仰問題,讓巴基斯坦對該地有極大的滲透作用,在前沿對抗的時候,印控克什米爾往往後方會出現大量騷亂,這就造成了印度每次腹背受敵的被動地位,而克什米爾也稱為了巴基斯坦擾亂印度前沿部署的重要抓手。

    https://www.toutiao.com/i6663076937633628679/

    https://www.toutiao.com/i6661365242041205261/

  • 3 # 閒客亭

    印度不是想打仗,是在施壓。

    過去的印控克什米爾是含在嘴裡的一條鮮美的魚,但刺太多,刺又太硬吞不下去。必須摘掉刺或搗爛它。

    眾所周知,印控克什米爾與印度本土信仰不同,一方信伊斯蘭教,一方信印度教,互不認同。而伊斯蘭教信眾在世界上屬於好惹事,不安靜的群體,同時印控克什米爾在印度享有高度自治的權利,不聽莫迪呵呼,不時地惹點事,添點麻煩,搞成滲透什麼的。

    莫迪是個什麼人物啊?!敢做敢為。

    吞下了錫金,控制了不丹,尼泊爾。

    經濟上,大扻們你不是存錢不露嗎?大額貨幣作廢,看你還躲到何處何時。

    這次決心要吞下印控克什米爾這尾鮮魚了。

    克什米爾居民和巴基斯坦具有相同信仰,多數人疏印親巴。對印度是離心傾向。

    為徹底解決印控克什米爾問題,就必須解除自治,讓其變成印度一個邦。然後,透過移民,同化,鎮壓,洗腦,把魚刺去掉,徹底吞下並消化這尾大魚。

    這一過程需要藉助軍事壓力,包括對印控克什米爾,也包括對巴基斯擔,讓他們在武力面前無可奈何地面對變革。

    當然事情是複雜的,假如魚吃進去了,巴方認可了,不動兵卒,莫迪目的達到了。如果巴方不甘心,或者克什米爾人不甘心被吞,和巴基斯聯合進行武力抗爭,那就不可必免戰事重開了。

    但後者可能性太小了,因為巴基斯坦知道自已目前的軍力和國力打不過印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在同樣的年齡,有些人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能辨別事物的對錯,而有些人卻做不到呢?這種能力是否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