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ogeh44679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孤孑清寥的感情,透過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原文:《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譯文:月亮落下去了,烏鴉的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入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的客船裡傳來了寺廟敲鐘的聲音。擴充套件資料:1、創作背景: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天寶十四年(755)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756)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2、作品賞析: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前兩句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後兩句寫的是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3、作者簡介:張繼(約715—約779),唐代詩人,字懿孫,襄陽(今屬湖北)人。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有《張祠部詩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6個大寫字母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