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奶爸

    凡是生命,都會死亡,人會一天天衰老,無法改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衰老是指機體對環境的生理和心理適應能力進行性降低、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

    每個人都害怕自己衰老,害怕死亡,我們該如果減輕這種焦慮呢? 首先,一個人的衰老,與年齡關係不大,有些人已經步入老年,身體和年輕人相差無幾。衰老,更多的是與自己的身體和心態有關,所以不應該從年齡來判斷自己是否年老。所以,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和鍛鍊身體。

    其次,眾生平等,沒有誰能夠逃脫死亡,無論一個人如何恐懼。倒不如正視生死,順其自然,享受生命的樂趣。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生命毫無意義,那就把探索生命的意義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忘記生命的衰老。 再次,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過去的事物,只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不要與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做比較,也不要去懷念已故的人,這隻會增加痛苦,永遠也改變不了。所以,應該培養自己新的興趣,豐富自己的閱歷,讓生活更加多彩。

    最後,學會獨立,與自己身邊的人保持合適的距離。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子女身上,然後他們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要過自己的生活。如果長期照顧你,這會成為他們的負擔。所以,不要去過度依賴別人,學會獨立,特別是精神上。 總之,所謂的人生,是對生命無意義的否定。

  • 2 # 鵜鶘心理

    我害怕老,因為老之將至就意味著生命即將完結。但我決不會讓自己或別人覺得是遭到了淘汰,即使到了生命的盡頭我也渴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和尊嚴。人到中年了仍然如少年般輕狂,真到了那時未必如此刻所想,身不由已或忍辱偷生也不一定。只好換個說法祈求造物主能讓我將來尊嚴地離開人世。中國古代典籍《尚書》上記載著人的一生有五種幸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第五種幸福的白話文意思就是“善終”,就是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牽掛的情況下安詳的離世。看來從古至今,華人都是這樣想的。

    我信奉“樂觀的人長壽”。如果論金庸筆下的人物誰最長壽?我想一定是射鵰英雄傳裡的“老頑童”周伯通。如果能安頓內心裡對死亡的恐懼一定是樂觀,反正死亡是早晚要來,每個人的結局都如此,又有什麼可過多恐懼的。另外,除了這樣的認識客觀事實也是如此,中東地區有一位150幾歲的長者,把自己的長壽原因概括成一句話:“快樂的生活”,許多專門的調查結果也是同樣的,國內外從事人類壽命研究的學者認為,熱愛生活、樂觀積極、興趣廣泛、豁達開朗是長壽的重要條件。

    將來的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的,樂觀者能較從容的應對生活的險境,也較能夠把控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加之熱愛生命的主觀願望,那麼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延長生命都是能實現。

  • 3 # jaci俞

    老分心理生理兩種。很多人重視皮相是不是衰老,卻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精神上早已未老先衰。

    真正可怕的是心理過早衰老,那些滿臉皺紋卻依然對生活熱情滿滿的可愛的人,老對他們有什麼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泥鰍湯裡可以加波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