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過硬則易碎。
過鋼則易折,玉過硬則易碎。
物體有兩方面:硬度和柔韌性,當物體剛到一定的程度就沒有了柔韌性 就容易變得很脆 很容易碎。
做人要圓滑,不要太過於直衝,否則容易得罪人,遭人忌恨,被人陷害,所以叫物過剛則易折。
補充:
同樣的句子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類似的句子還有:
至剛易折,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 老子《道德經》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爭功德,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安居樂業,所以它就接近於道的境界。安守著無人來爭、與人無爭的善地;心境如深淵一般清明寧靜;行為因內心的祥和而對眾生充滿慈愛;言語因清靜無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義卓著;政治上也會因為無私無慾,不刻意追求有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雜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後,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專注於辦事,從而無所不通;行事也會看清真正應該發動的時機,而且善於把握時機。正由於他不刻意地去爭權奪利、爭功釣名,所以他既沒有來自內心的憂慮、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憂難。
"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像水一樣啊!前面我們說過,"善"是一個時空性的範疇。它是"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一種應用--"德"的具體評價。"德"是從"道"這個宇宙大規則中演化出來的。
在"道"層次上,沒有"善"或"不善"的區別,但在"德"的層次上,不僅有"善"與"不善"的性質分別,而且還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別。
玉過硬則易碎。
過鋼則易折,玉過硬則易碎。
物體有兩方面:硬度和柔韌性,當物體剛到一定的程度就沒有了柔韌性 就容易變得很脆 很容易碎。
做人要圓滑,不要太過於直衝,否則容易得罪人,遭人忌恨,被人陷害,所以叫物過剛則易折。
補充:
同樣的句子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類似的句子還有:
至剛易折,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 老子《道德經》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爭功德,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安居樂業,所以它就接近於道的境界。安守著無人來爭、與人無爭的善地;心境如深淵一般清明寧靜;行為因內心的祥和而對眾生充滿慈愛;言語因清靜無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義卓著;政治上也會因為無私無慾,不刻意追求有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雜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後,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專注於辦事,從而無所不通;行事也會看清真正應該發動的時機,而且善於把握時機。正由於他不刻意地去爭權奪利、爭功釣名,所以他既沒有來自內心的憂慮、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憂難。
"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像水一樣啊!前面我們說過,"善"是一個時空性的範疇。它是"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一種應用--"德"的具體評價。"德"是從"道"這個宇宙大規則中演化出來的。
在"道"層次上,沒有"善"或"不善"的區別,但在"德"的層次上,不僅有"善"與"不善"的性質分別,而且還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