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布衣

    關於這個問題,因流傳的文學作品很多,我分兩部分回答,木蘭從軍回來後要麼嫁人、要麼自盡;木蘭最後的結局的說法有很多種,但不是史書記載,而是屬於小說作品描繪,並且有好幾個版本。

    很多人多花木蘭的結局很關心也很好奇,對於花木蘭這個角色多次被拍成影視劇,但遺憾的是歷史上並沒有花木蘭這個人。

    花木蘭只是一個文學形象,歷史上並無此人,所以她的結局是作者給的,這主要看看作者心情。

    花木蘭的形象最早出現在我們課本的《木蘭辭》作品中,透過這篇作品我只能推測它是南北朝時期的民歌,而不是依據真實人物所編寫,歷史上也找不到她的任何記載。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最廣是在唐朝,並且這一時期出現了多種以花木蘭為主人公的作品,如韋元甫的《木蘭歌》、白居易的《戲題花木蘭》、杜牧的《題木蘭廟》等。

    關於花木蘭的年代,每個作品給設定的年代都不一樣。如元朝《漢孝烈將軍記》說木蘭詩漢朝人、清朝《北魏奇史閨孝烈傳》裡的木蘭成了北魏人、《隋唐演義》中又設定成了隋末的突厥。

    所以,木蘭的人物設定版本不一,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木蘭如何英勇,如何孝順,畢竟古代一直都在提倡“孝”字。

    關於花木蘭的結局有好多種,就像上面所說的,以木蘭為主人公的作品很多,就造成了木蘭的結局大不相同。

    明朝徐渭的作品《雌木蘭代父從軍》中,木蘭的結局是嫁給同村一個青年,這個青年叫王朗,自聽說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後,非常的仰慕木蘭,於是在木蘭回家後便取了她。

    而朱國楨的《木蘭將軍》中,說是木蘭歸來後,皇帝得知她是女子,且如此這般有勇有謀,便想納她為妃,但木蘭死活不答應,最後自盡。皇帝很懊悔,便追封木蘭為孝烈將軍。這也是元代《孝烈將軍記》的結局。

    清代《閨孝烈傳》中說,木蘭行軍打仗被俘,敵軍中有個女子叫盧玩花很是仰慕花木蘭想嫁給她,花木蘭無奈只能告訴她真相,盧玩花聽後非常佩服花木蘭的行為,便與她結拜姐妹。後來木蘭的未婚夫王青雲率軍進攻,取得勝利救出二女,然後兒女都嫁給了王青雲。

    《隋唐演義》中描述的是,突厥可汗進攻中原,木蘭代父從軍結果被俘。戰爭結束後,木蘭回到家鄉,發現父親已死,母親帶著弟妹改嫁,當木蘭的事蹟傳開後,突厥可汗要取木蘭為妻,木蘭不答應,自盡而亡。

    以此來看,木蘭的人設都是古人看心情設定的,但也可看出古代文學家也是很八卦的,故事情節跟現代的小說很相似,要麼被皇帝愛慕,要麼結局美滿,反正就是要塑造一個可歌可泣的巾幗英雄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打造優秀的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