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疝,包括臍疝、腹股溝直疝、腹股溝斜疝、切口疝、白線疝、股疝等。大眾所說的“疝氣”,一般指的是“腹外疝”。

    臨床上較常見的是腹股溝疝,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患者可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在腹股溝區出現,有些則會到達陰囊或陰唇,腫塊系由腹腔內的器官脫出所形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其他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

    總的來說,疝氣的症狀,一般是先發現在腹股溝區出現一個腫塊,呈帶蒂柄的梨形,上端狹小,下端寬大,開始腫塊較小,僅在患者站立、勞動、行走、跑步、劇咳或患兒啼哭時出現,平臥或用手壓時腫塊可自行回納、消失。一般無特殊不適,僅偶爾伴區域性脹痛和牽涉痛。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可逐漸增大,自腹股溝下降,患者也會覺得行走不便和影響勞動。平臥時腫塊可自行消失,或用手將包塊向外上方輕輕擠推,向腹腔內回納消失,疝塊回納後,患者咳嗽,摸著疝塊則指尖有衝擊感。此外,常發生在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通常都是斜疝。

    如果不是嵌頓疝、絞窄疝,多數情況下不會危及生命。若疝發生嵌頓、扭曲、絞窄,會阻斷器官的血流供應、引起疼痛和組織壞死,進而危及患者生命。如果疝氣的症狀主要為腫塊,可以自行回納,無其他不適,建議患者及時普通外科門診就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之陰面》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