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寫了遍及各種體裁的大量音樂作品,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絃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作領域。他為J.w.von歌德(72首)、邁爾霍費爾(47首)、F席勒(46首)W.米勒(44首)等詩人的作品(主要是抒情詩)寫了大量的歌曲,把音樂和詩歌緊密地結合起來。他用富於表現力的旋律與和聲來表達詩的境界。在他的歌曲中,抒情歌唱性曲調佔有重要地位,但富於語言表現力的朗誦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敘事歌曲《魔王》和戲劇性歌曲《普羅米修斯》裡。舒伯特歌曲中的鋼琴伴奏,不僅對旋律起了陪襯作用,而且是創造特定意境的一種重要手段。舒伯特的歌曲和奧地利、德國的民間音樂語言有著血緣關係,他的《野玫瑰》、《鱒魚》、《菩提樹》等歌曲,後來都成為廣泛流傳的民歌。
舒伯特在1823年所寫的《美麗的磨坊女》和在1827年所寫的《冬日的旅行》都是以失意的流浪者為題材的聲樂套曲,歌詞作者都是詩人米勒。失意的流浪漢,是舒伯特作品中的重要形象。兩首《流浪者》、《流浪者對月抒懷》、《流浪者夜歌》等歌曲以及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也都是這一類題材的作品。在當時的奧地利,人們雖然生活在故鄉,卻感到自己是舉目無親的異鄉人。舒伯特的這些作品,正反映了這種殘酷的現實。舒伯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年(1828)為德國詩人L.雷爾斯塔布的9首詩譜了曲。舒伯特死後,他的朋友們把這9首歌曲中的7首,連同舒伯特為H.海涅的詩譜寫的6首歌曲和其他1首歌曲合為1集出版,名為《天鵝之歌》,意思是“最後的傑作”。它與《美麗的磨坊女》和《冬日的旅行》鼎足而三,是舒伯特歌曲的3本專集。
舒伯特的10部交響曲中,比較重要的有c小調《第四交響曲》(別稱《悲劇》交響曲,1816)、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1816)、b小調《第八交響曲》(別稱《未完成交響曲》,1822)和c大調《第九交響曲》(別稱《大交響曲》,1828)。b小調《第八交響曲》是1822年舒伯特寄寓朋友朔貝爾家時寫的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只寫了兩個樂章就沒有再寫下去。它的手稿是在埋沒了40多年後到1865年才被發現的。c小調和b小調交響曲都反映了悲劇性的現實生活。但c小調錶現得比較軟弱,b小調的內容則要深刻得多。舒伯特用歌曲型的主題,表現了悱惻動人的悲劇性形象,同時又熱情洋溢地表現了英雄形象和悲劇性形象之間的衝突。1828年所作的c大調《第九交響曲》又大大地前進了一步,從昂奮的第1樂章,傾訴般的第2樂章,活力充沛的第3樂章,到氣勢磅礴的第4樂章,貫穿著一種發揚蹈厲的精神。特別是第4樂章,充滿了英勇豪邁的氣概,標誌著舒伯特創作的高峰。1825年8月,舒伯特和福格爾一同從薩爾茨堡到巴德加施泰因去旅行,在那裡寫了1部交響曲,但稿本已經散失,沒有能夠傳世。舒伯特的著名作品還有《d小調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1824)、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絃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
舒伯特寫了遍及各種體裁的大量音樂作品,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絃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創作領域。他為J.w.von歌德(72首)、邁爾霍費爾(47首)、F席勒(46首)W.米勒(44首)等詩人的作品(主要是抒情詩)寫了大量的歌曲,把音樂和詩歌緊密地結合起來。他用富於表現力的旋律與和聲來表達詩的境界。在他的歌曲中,抒情歌唱性曲調佔有重要地位,但富於語言表現力的朗誦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敘事歌曲《魔王》和戲劇性歌曲《普羅米修斯》裡。舒伯特歌曲中的鋼琴伴奏,不僅對旋律起了陪襯作用,而且是創造特定意境的一種重要手段。舒伯特的歌曲和奧地利、德國的民間音樂語言有著血緣關係,他的《野玫瑰》、《鱒魚》、《菩提樹》等歌曲,後來都成為廣泛流傳的民歌。
舒伯特在1823年所寫的《美麗的磨坊女》和在1827年所寫的《冬日的旅行》都是以失意的流浪者為題材的聲樂套曲,歌詞作者都是詩人米勒。失意的流浪漢,是舒伯特作品中的重要形象。兩首《流浪者》、《流浪者對月抒懷》、《流浪者夜歌》等歌曲以及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也都是這一類題材的作品。在當時的奧地利,人們雖然生活在故鄉,卻感到自己是舉目無親的異鄉人。舒伯特的這些作品,正反映了這種殘酷的現實。舒伯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年(1828)為德國詩人L.雷爾斯塔布的9首詩譜了曲。舒伯特死後,他的朋友們把這9首歌曲中的7首,連同舒伯特為H.海涅的詩譜寫的6首歌曲和其他1首歌曲合為1集出版,名為《天鵝之歌》,意思是“最後的傑作”。它與《美麗的磨坊女》和《冬日的旅行》鼎足而三,是舒伯特歌曲的3本專集。
舒伯特的10部交響曲中,比較重要的有c小調《第四交響曲》(別稱《悲劇》交響曲,1816)、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1816)、b小調《第八交響曲》(別稱《未完成交響曲》,1822)和c大調《第九交響曲》(別稱《大交響曲》,1828)。b小調《第八交響曲》是1822年舒伯特寄寓朋友朔貝爾家時寫的一部浪漫主義抒情交響曲,只寫了兩個樂章就沒有再寫下去。它的手稿是在埋沒了40多年後到1865年才被發現的。c小調和b小調交響曲都反映了悲劇性的現實生活。但c小調錶現得比較軟弱,b小調的內容則要深刻得多。舒伯特用歌曲型的主題,表現了悱惻動人的悲劇性形象,同時又熱情洋溢地表現了英雄形象和悲劇性形象之間的衝突。1828年所作的c大調《第九交響曲》又大大地前進了一步,從昂奮的第1樂章,傾訴般的第2樂章,活力充沛的第3樂章,到氣勢磅礴的第4樂章,貫穿著一種發揚蹈厲的精神。特別是第4樂章,充滿了英勇豪邁的氣概,標誌著舒伯特創作的高峰。1825年8月,舒伯特和福格爾一同從薩爾茨堡到巴德加施泰因去旅行,在那裡寫了1部交響曲,但稿本已經散失,沒有能夠傳世。舒伯特的著名作品還有《d小調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1824)、鋼琴五重奏《鱒魚》《c大調絃樂五重奏》、鋼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降E大調即興曲》、《A大調奏鳴曲》配劇音樂《羅莎蒙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