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8831247309

    眾所周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分外好奇的,這是好事呀!3歲大的孩子對周遭的一切都很好奇,對一切都不停地發問,這是他們在用自己純潔天真的眼睛來發現這個世界。孩子不停地提問,這顯示了孩子的興趣所在,也是孩子心智開啟的標誌,還顯示出孩子的社會化趨勢。

    通常來說,問題的形式就是那句著名的“為什麼……?”一旦你回答了孩子的第一個“為什麼”,他就會跑出第二個、第三個,能連續問上幾個鐘頭!不論孩子是喃喃自語,還是直接向爸爸、媽媽提問,有時有些爸爸、媽媽會很惱火,特別是遇到他們也無法回答的問題的時候。

    對成年人而言,孩子的這些問題實在是太多此一問了,路人皆知,不值一提。但要知道,對孩子來說,他是第一次碰到這些問題: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那位太太坐在輪椅上?為什麼那位先生的肚子大大的,裡面是不是藏了一個小孩?為什麼那個小女孩全身的面板都是黑黑的等等。一旦你回答了他的這些問題,通常他又會從你的回答裡再匯出一個“為什麼”來!這說明此時孩子開始形成推理意識,正嘗試將各種認知和他之前積累的概念聯絡起來。

    比如,當孩子問你大海里的水是從哪兒來的時候,如果你告訴他水是天上下的雨匯聚而來的,那麼他連珠炮似的再跟上一串“為什麼”也合乎邏輯,直到他弄懂了是天上下的雨匯聚成涓涓小溪,小溪流入江河(還有一部分水蒸騰為雲,雲是雨水的源頭),最後江河又匯入湖海。這樣一連串的提問和回答能幫助孩子培養推理能力,認識到事物是前後連貫、因果相承的。

    孩子透過提問得到的資訊,能幫助他形成自己的想法。孩子透過提問獲取各種知識,再將這些知識分類、聯絡,透過已知資訊進行推理,出錯了就再次發問,然後自我糾正。孩子就這樣構築自己的認知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自處,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

    有時候,孩子會問一些讓大人頗為尷尬的問題,比如追根究底地要知道“小寶寶是怎麼來的?”當著只有一條腿的殘疾人問爸爸、媽媽:“為什麼這位先生有一根棕色的柺杖?”如果提問的時間和場合不太合適,比如在公共汽車上或候車室這類公共場合,爸爸、媽媽要給出令孩子滿意的答覆,的確會讓旁邊的人很不自在。有的爸爸、媽媽此時會手足無措,甚至被問得下不來臺。這時該怎麼辦呢?

    聰明父母這樣做!

    如果孩子問到讓人難堪的問題,千萬別用“閉嘴!不準那麼說!”之類的話來搪塞。比如,孩子看到一個獨腿的殘疾人、一個盲人或者一個侏儒症患者時發出疑問,不要用嚴厲的話禁止孩子發問,否則孩子會錯以為長得和別人不一樣是一種錯。要讓孩子明白,雖然人和人各各不同,有的人長得和普通人不一樣,但只要自己努力,都能在這個社會安身立命。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一回到家就回答你的問題,因為答案很長,需要回家慢慢講,現在還不是回答的好時機。”

    回答孩子的提問時,要簡單明瞭、直入主題,不要太複雜或太繁瑣的解釋,把自己和孩子都繞進去。孩子並不想聽報告會或講座之類的鴻篇巨論。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給出適合他理解水平的答案對他更合適。用簡單的回答結束某個話題,以後隨著孩子的智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再進一步詳細展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陰陽師怎麼快速刷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