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使用者來說,因為一般的離心式冷水機組是按照5攝氏度的冷凍水供回水溫差(7出12進)來設計的。而機組一般都只能控制冷凍水的出水溫度,所以,通常你只能將出水溫度設定值修改為6攝氏度,同時,人為將冷凍水水流調小,按照Q=cMΔt 的原理,冷凍水的質量流量變小而溫差變大,其總熱量變化不變。表面上看,大溫差、小流量,實現同樣的製冷量,又可以在輸送裝置(水泵)上節能,是個好主意。不過,實際上,由於降低流量,無論是水泵降頻(變頻泵的話),還是簡單的調節水閥,都會導致水泵不能執行在效能最高效區,同時,如果降低流量、流速,冷凍水如果不足以克服閥門、Y型過濾器、換熱器的壓力損失,將會導致末端裝置的換熱效率大幅下降。同時,由於機組自帶的冷凍水低流量保護,調小流量也是有下限的,隨著末端帶回的總熱量的下降,Q的下降,M就沒法繼續下調了。
作為設計者來說,就是將上述的實際問題,在設計的機組中直接考慮克服掉。那麼,假定末端裝置的回水溫度的確是恆定16攝氏度————實際上普遍的各國家設計規範中12度的回水溫度是基於傳統的AHU/FCU末端裝置的出風溫度而言的,因為ASHARE -PMV-PPD 的調研顯示,夏季24攝氏度的室溫,是預期平均滿意率最高的溫度設定,然後再根據室溫設定倒推末端出風溫度、迴風溫度、冷凍水回水溫度、冷凍水出水溫度——那麼,假定末端裝置回水溫度恆定在16攝氏度,供水溫度為6攝氏度,並且流量足夠大且穩定,顯然:
1)機組需要一個換熱面積非常大、換熱效率足夠高、但壓降又足夠小的蒸發器,使得10度的換熱溫差在雷諾數較高的條件下能夠實現;這無論從形式還是選材上都是非常難的,諸如板式熱交換器和殼管式換熱器,按5度溫差來設計時其壓降都是很大的,特別是流量流速不夠大的時候,矛盾就會更突出;所以為了平衡諸多方面,最後,比較容易實現的方向可能是犧牲空間(機組換熱器變得巨大、管道變粗等),在蒸發器水側採用低阻力的流程設計(比如直管),而在製冷劑側採用高效的設計,大充注量的滿液式的蒸發器的效率可能要超過降膜式、板換蒸發器等;;
2)同時,為了使得蒸發器中製冷劑側的效率足夠高,必須儘量減小蒸發器中製冷劑的幹度,使有效換熱面積中絕大部分都與飽和甚至過冷的製冷劑接觸,以保持大部分製冷劑側的面積都處於持續旺盛的沸騰換熱區域;這就必須使用足夠好的冷卻水,足夠大的冷凝器、經濟器、分級節流等措施;
3)為了能夠使用上述的措施,自然需要一臺效率很高、輸氣量高於一般壓縮機、能夠中壓補氣(甚至多級壓縮、多級補氣)的壓縮機;
行內人,可能以為我在指向特靈三級離心機,先宣告一句,我不是特靈的粉絲,我也不是在推銷特靈的機組。只不過,特靈的三級離心機的確是具備了這些特點,這也是為什麼特靈的機組很早以前支援冷凍水一次泵變流量系統——先不管CH530什麼的程式,首先在機組的製冷系統設計上是提供了這樣的能力的。離心壓縮機本身也適合改造VFD,就像提問者給的工況,16回,6出。
作為使用者來說,因為一般的離心式冷水機組是按照5攝氏度的冷凍水供回水溫差(7出12進)來設計的。而機組一般都只能控制冷凍水的出水溫度,所以,通常你只能將出水溫度設定值修改為6攝氏度,同時,人為將冷凍水水流調小,按照Q=cMΔt 的原理,冷凍水的質量流量變小而溫差變大,其總熱量變化不變。表面上看,大溫差、小流量,實現同樣的製冷量,又可以在輸送裝置(水泵)上節能,是個好主意。不過,實際上,由於降低流量,無論是水泵降頻(變頻泵的話),還是簡單的調節水閥,都會導致水泵不能執行在效能最高效區,同時,如果降低流量、流速,冷凍水如果不足以克服閥門、Y型過濾器、換熱器的壓力損失,將會導致末端裝置的換熱效率大幅下降。同時,由於機組自帶的冷凍水低流量保護,調小流量也是有下限的,隨著末端帶回的總熱量的下降,Q的下降,M就沒法繼續下調了。
作為設計者來說,就是將上述的實際問題,在設計的機組中直接考慮克服掉。那麼,假定末端裝置的回水溫度的確是恆定16攝氏度————實際上普遍的各國家設計規範中12度的回水溫度是基於傳統的AHU/FCU末端裝置的出風溫度而言的,因為ASHARE -PMV-PPD 的調研顯示,夏季24攝氏度的室溫,是預期平均滿意率最高的溫度設定,然後再根據室溫設定倒推末端出風溫度、迴風溫度、冷凍水回水溫度、冷凍水出水溫度——那麼,假定末端裝置回水溫度恆定在16攝氏度,供水溫度為6攝氏度,並且流量足夠大且穩定,顯然:
1)機組需要一個換熱面積非常大、換熱效率足夠高、但壓降又足夠小的蒸發器,使得10度的換熱溫差在雷諾數較高的條件下能夠實現;這無論從形式還是選材上都是非常難的,諸如板式熱交換器和殼管式換熱器,按5度溫差來設計時其壓降都是很大的,特別是流量流速不夠大的時候,矛盾就會更突出;所以為了平衡諸多方面,最後,比較容易實現的方向可能是犧牲空間(機組換熱器變得巨大、管道變粗等),在蒸發器水側採用低阻力的流程設計(比如直管),而在製冷劑側採用高效的設計,大充注量的滿液式的蒸發器的效率可能要超過降膜式、板換蒸發器等;;
2)同時,為了使得蒸發器中製冷劑側的效率足夠高,必須儘量減小蒸發器中製冷劑的幹度,使有效換熱面積中絕大部分都與飽和甚至過冷的製冷劑接觸,以保持大部分製冷劑側的面積都處於持續旺盛的沸騰換熱區域;這就必須使用足夠好的冷卻水,足夠大的冷凝器、經濟器、分級節流等措施;
3)為了能夠使用上述的措施,自然需要一臺效率很高、輸氣量高於一般壓縮機、能夠中壓補氣(甚至多級壓縮、多級補氣)的壓縮機;
行內人,可能以為我在指向特靈三級離心機,先宣告一句,我不是特靈的粉絲,我也不是在推銷特靈的機組。只不過,特靈的三級離心機的確是具備了這些特點,這也是為什麼特靈的機組很早以前支援冷凍水一次泵變流量系統——先不管CH530什麼的程式,首先在機組的製冷系統設計上是提供了這樣的能力的。離心壓縮機本身也適合改造VFD,就像提問者給的工況,16回,6出。